•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5 04:56:29 点击:

      1.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再创造能力;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将形象和语言分别作用于大脑,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有利于记忆力的巩固,有利于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力。多媒体能够把活动的形象、逼真的音效和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并能根据媒体展示的内容再补充独有的想象世界,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在教学《瀑布》一诗以清淡素雅的文字形象细致地描绘了瀑布的声、形、色,写景状物,情景交融。诗中“叠叠”“阵阵”是对瀑布声音节奏的描绘,我用录像映示一排排浪潮涌向岸滩,发出强烈的撞击声,再映示一阵阵劲风吹过松树,树枝摇晃发出呼呼声响,使学生展开想象,从而理解了以景写声的生动。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再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
      突破重点难点,使之直观化;直观形象化的事物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和感情,使人想起人和人的生活。有些文章的语句尽管十分生动形象,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浅,在体会的时候仍会感到困难,甚至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奏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遗憾。如果能将这些语句直观化,就能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感受中眼到心到,感知深切。《趵突泉》一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想象句子描写的景象,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如描写大泉的句子:“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象永远不知疲倦”。如果只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想象句子描写的景象,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依据课文设计课件:从三个大泉眼里高高涌起泉水,水势半米来高,形如玉花,势如热浪,配以逼真的泉水声,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趵突泉当年的神奇景象。看着课件,学生就能理解“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泉水是“晶莹、活泼、不知疲倦”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由衷赞叹,对趵突泉产生向往和喜爱之情。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境就十分费力了。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任何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情体验。欣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情绪。《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教材。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体会文字的优美,受到美的熏陶。上课时我先播放课件,清澈的河水中鱼儿在嬉戏,茂密的芦苇丛一望无际的的稻田,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东北那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里,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审美鉴赏。由于媒体信息的最佳组合,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出来,他们全身心地进入教学所设计的情景中。此时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语气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美的感觉,美的享受。
      多媒体具有景、情、声的特点,用它们创设立体的教学情,境,再现教材的意境和形象,能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输送更多的积极情感的“粮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陶情冶性。我曾引导学生观看“祖国各地”、“神州风采”等电视节目,将观察到的美的景物、人物、事物记录下来,用以提高鉴赏美的能力。配合课文播放《飞夺泸定桥》等电视片或几组镜头,影视的形象,画面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英雄的伟大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成了如临其境、如睹其事、如见其人的真实感。
      2. 把握好多媒体呈现的时机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媒体等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以上诸因素中,教学目标是核心,媒体则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它呈现的时机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把握好媒体呈现的时机,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化其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媒体是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大要素。其中,媒体受目标与内容的制约并为之服务。因此,在媒体呈现时机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目标与内容的需要;其次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起伏进行调整。小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稳定性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注意的高峰,更有注意的低谷,而且低谷往往会反复多次出现。因此,媒体的呈现时机应更多地考虑这些低谷,使学生的注意力持久而稳定。
      就一节课而言,媒体呈现时机一般可分作三类:开头呈现、中间呈现、结尾呈现。
      开头呈现即为设疑(设情境)激趣,利用媒体设计情境或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打好基础。比如,讲《灰雀》一课时,首先制作一组动画作为开头,三只灰雀在枝头上欢蹦乱跳地歌唱,可是有一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这组课件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刚上课的被动情绪一扫而光。中间呈现是指在一节课的中间阶段呈现媒体。一般涉及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呈现媒体而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灰雀》中,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是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对话要体会出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体会出小男孩诚实、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如果一味地要学生对着课本朗读,体会,学生的情绪会陷入低谷。因此,在学生分角色练读之后,呈现这样的课件:请学生看着课件对话,全体同学的情绪就会马上调动起来,对人物的内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结尾呈现又反馈称反馈呈现。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呈低谷状态。这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呈现媒体。媒体内容主要是归纳性小结和反馈性检测。以《灰雀》为例,结尾这样呈现:假如你是一只浅红色胸脯的灰雀,请你以《我的好朋友又回来了》为题,讲一个小故事。实践表明,这种结尾呈现的设计既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得以再次集中注意力,掀起了本堂课的又一次高潮;又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完整灵活地把握所学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本质。
      3. 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的其它思考 多媒体组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设计和对教学的调控上,表现在如何运用有关媒体传递信息,使学生通过这些媒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凡是借助媒体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在实际教学中过多地追求一些新技术、新技巧,将会产生不良效应。有些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大量使用课件,并在课件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新技巧,连每个对象的声音、颜色、进出条件都以不同的样式呈现;结果学生注意到的是这些对象产生的花样,为之着迷,而课堂教学真正要达到的目的却效果不太理想,可谓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及思想或多或少有约束作用,使教学出现了一定的程式化。因为不可能每个教师对每一节课都亲自去制作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课件,从而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难免会出现重复使用,禁锢思路,束缚了教师的自主性思维。
      部分语文教师研制多媒体课件的积极性是十分宝贵的,应得到有力支持,但也仅限于制作公开课所使用的个性化强的课件,而无力开发适用于推广的大型多媒体教学系统。因此,我们非常需要一支高水平的综合队伍来开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密切结合的“课件”。这个课件应该是个“半成品”,是个资料库,是个大舞台,要能够为每个授课教师留有展示自己个性,发挥自己创造性的空间。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