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独立批评的结构性缺失与可能性建构:y染色体微缺失能生育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10 04:37:03 点击:

      内容提要:独立批评基本有三种。一种是中国传统式的,伯牙子期般的“高山流水”;一种是西方式的,讲求批评价值自我的生发、生成;一种是前两者自近现代以来或主或次的结合。不过,这在当下都难觅了踪影。面对此,究其要者而言之:环境变了,对象变了,话语方式变了,表达方式变了也多样了。独立批评形如釜底游鱼,真正到了高岸深谷、大破大立的边缘。
      关键词:独立批评  结构性缺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05―0005―03

      什么是独立批评?从批评而言,是对文艺的研究与评价要完全摆脱、冲破种种利益关系的掣肘和侵扰;从被批评而言,是文艺研究与评价的对象自始至终都不会因着利益关系的杠杆作用,而发生自身价值起伏动不定的变化。当下,由于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两者之间的交叉互动,在消费主义、娱乐主义愈来愈盛行的时候,对文艺创作(生产)的独立批评几乎不见了踪影。关乎文艺评论的诸多文字,大都是出于种种预设的目的而对观照的对象评功摆好一“红包批评”司空见惯并呈持续泛滥之势。这种评论的态势如果任其进行下去,不仅批评的存在与否只是一个文艺创作附带的问题,就是文艺创作自身也会最终受到实质性的损害。
      那么,独立批评因何而缺失、缺位,在当下它的价值意义到底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面对文艺作为文化产品的迷离与困难

      文化研究理论进入内地已接近二十年了。这一理论逐渐本土化的结果,有着两个甚为突出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不少人十分担心精神审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主泛化,是对文艺创作本身一个反向的侵蚀;文化研究被转换为文化批评,将会模糊区域、民族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界”,造成具体文化的差异性特征的流失。这是有些道理的。不过,倘若深入地分析一下当下实际的社会文化语境,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主要是由全球化、信息化、人本化、生态化四者来支撑的。这四个支撑之间有着不可逆转的连动力和融合力,它们是以“共性”的驱动来不断进行自身内在的演化和外在的衍化的。换句话说,就是这四个支撑不但是不同区域、民族和国家所要共同面对的,而且它们也会在这一面对之中被逐步引领到大致相同的发展境地。小一些的社会文化语境,出现了三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社会需求在整体上发生了“位移”,即在人们物质需求依然十分旺盛的时候,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凸显起来;二是文化作为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已是不争之事实,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贡献成为普遍的现象;三是由于对内、对外的文化交流变得十分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面对面和互为交汇已是一种客观的趋势。再进一步缩小范围――对于文学艺术自身说来,具体的语境是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互动一处,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后现代”挑战,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经典作品与经典样式的拆解和颠覆。文艺作为文化产品的条件基本形成了。
      如此,“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文化批评之虞,都还是这一切外在的浮生,其问题的内质是文艺作为文化产品之后的身份迷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话语权力”的争夺――独立批评将身往何处,便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对文化产品而言,它的边界十分难以确定。在“泛文化产业”论者看来,几乎所有在终端市场上被消费的产品都带有了抹不掉的文化“印迹”。不过,其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新兴的、过程性与服务的、品牌的这样四类是能够成立的。于是,文艺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它身份的迷失与对“话语权力”的争夺便形成了以下这样几种情况:当文艺作品经过产业化、市场化的转换之后,文艺批评包括文艺理论、文艺史研究还拘泥和摇摆于原有的“元理论”框架之内(孟繁华),不能随着观照对象的变化而动态地调整自身的研究与批评视角,这就很容易造成批评者与批评对象之间的相互背离;文艺作为文化产品后的身份迷失是一种多向度的迷失,一个是整体性的文化迷茫和审美构成的不知所以,即在自主的条件下如何与大众文化、流行(时尚)文化实行融合,而在被动的情形中又如何找到自身面对的接受空间与接受层面,另一个是固守传统而持续原有的内容与形式的表达和呈现,如是,文艺批评的“话语系统”也不得不变得一方面是综合、一方面是分散,较难形成强势的独立批评话语;传统的文学艺术是数千年以来精神审美价值的凝结,它的经典性有着十分强大的和不容回避的话语力量,这就使得新兴的文化产品往往在人世、入市之初,都需要(不管是自主的与非自主的)对前者加以一定的借助,有时甚至是肆意的拆解和扒拣,就是颠覆、反讽也不过是一种逆向的借助方式,因而,传统文艺既要努力守护自身话语权力的原有地位,又要在被拆解、被颠覆之中来追索这一话语权力的正面延伸,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艺批评在精神价值寻求上的迷离和困难。可以说,文艺作为文化产品的身份迷失,将文艺批评(独立批评)已经引入到了一种变化多端、价值判断混乱和审美感受难以确定与明晰的话语表达境地。

      二、独立批评在大众话语情境中的被拒绝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最高境界,是被批评与批评之间达到了审美与情感的合二为一,它追求的是“肝胆相照”式的“高山流水”。西方文学批评则是要在批评对象的精神价值基础之上,进行批评价值的生发、生成,有着批评者个我的洞见和相对独立性。这就如美国《纽约时报》长久不衰、历久弥新的“书评周刊”一样,越是有着独立性强烈的批评,批评对象也就越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样两种存有不同的批评话语方式,应该说都属于独立批评这一范围,只不过前者是在自身独到的观照之中最终追求的是与批评对象之间的价值统一。
      不过,放眼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正如上面所述,这样两种批评话语方式都遇到了“大众文化”的强势抵触和有力化解。这里的“大众文化”,已不是群众(民众)文化一类指称“广大老百姓”范围与数量的泛泛概念,而是在当下文化语境中一种有着空间、层面和群落多方集合的文化接受与消费人群。它表现出了这样三个特点:这一人群在范围与数量的含义上是动态变化的,虽然在接受与消费的空间支撑、层面核心和群落主导基本是固化、固定的,但这一切都要随着流行(时尚)文化一时的强与弱而发生大与小、多与少的波动;这一人群的空间支撑、层面核心和群落主导,目前主要是由新富民阶层和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并对信息技术乐此不疲的人们所组成的,但是,它的构成仍然是可以被改变甚至是可以被替换的,比如社会中某个特定的阶层如“农民工”,也完全能够在一时一地成为“大众文化”的话语中心,这里的关键要决定于信息高位势的形成;这一人群在精神审美需求的目标或目的上,不会刻意地去追求一成不变而显示出多么高的忠诚度,大都是在动态地调整自身的欣赏、喜好和娱乐,随着流行(时尚) [ 2 ] 文化在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的驱动和捆绑中即时投人、实时表现,所以这在范围与数量上又极大地表现出松散、杂乱和多向度的一面。
      显然,这一大众话语情境对文艺评论独立性的观照与阐释,基本上是拒绝和不予理睬的。而站位于这一情境的审视角度,客观说来,“大众文化”几乎不怎么需要独立批评的参与和介入,因为流动的构成框架与大致相同的喜好、娱乐及对消费倾向的追索相互结合在一起,往往是一种一过性的“风生水起”和“潮流涌动”,独立批评发出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判断难以得到固化,也难以实际奏效;主观而言,“大众文化”的倡行者和它的拥趸,其本身就有着自己十分鲜明、凸显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判断,是自主的主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特别是在信息文化的环境中和网络技术支持的条件下,这种鲜明、凸显完全可能转换成为“舍我其谁”、“唯我独尊”乃至“顺我则昌、逆我则亡”的一种话语氛围,独立批评被拒绝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必须承认,文艺作为文化产品进入到文化的接受与消费领域后,当下的现实是成为了“大众文化”逐渐强势的暗中推手甚至是主要的倡导者,就连主流文艺(主导文艺)精神审美的价值取向,也在文化经济与文化市场、文化接受与文化消费的面前变得半遮半掩而十分暖昧起来,或是体制与行政的硬性推导,或是全面放开而一味迎合,或是高高在上、冷暖自知,或是我行我素、与真正的实际两相脱离……面对这样的文艺创作(生产)现实,独立批评连自身的生存都会出现一定的危机,更遑论它对当下文艺的参与、干预和介入?

      三、当下独立批评干预与介入的价值构成

      难道独立批评会从此逐渐消失抑或是当下的文艺创作(生产)不再需要独立批评?当然不是。这不仅在文艺发展的过往历史上有着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而且在对当下的文艺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的正确认识和分析中,也完全可以开掘出客观、必然的因由和自主的能动与创造。
      在文艺创作精神审美的历史积累中,文艺批评(独立批评)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与内容之一。任何一部文艺历史,不管它是过往的还是当下的,没有对作家作品与现象的研究与批评是难以想象的。某一历史的形成与书写,在实质性的意义上,也是由研究与批评来构成的。这说明了文艺批评之于文艺创作的一种必然。不管文艺作为文化产品而发生了观照对象的混乱和批评的难以固化,不管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如何在使得独立批评弱化和边缘化,不管当下的市场交换关系对文艺批评整体的价值系统产生了多么大的侵蚀,但是,一旦有了历史哪怕只是阶段性的结论形成,文艺批评抑或独立批评则一定会放射出真正的人文与审美光彩。因为精神审美在历史中的存留和积累,在其自身表现出了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一般性规律,只不过是时间在起着证明的作用。
      文艺作品的接受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对文艺的批评应是十分自然和客观的。不管是传统文艺作品还是网络文艺作品,其渴求接受空间的广大与深入的欲望是一样的。虽然文艺创作在起始之初只是一个个我“身体化”(布迪厄)的过程,但一到作品面世,则会马上进行反向的社会化过程,也即在个我“身体化”与个我社会化之间进行精神审美的对接和转换。显然,随着市场经济持续深入地发展和文化产业逐步地建立完善,文艺创作在接受空间上的被选择、被消费只会愈来愈强烈和突出。过去那种“全知型”的“宏大叙事”方式,是在把接受者往创作者自身的价值中心点拉动,而在当下以开放式的自我表达或者是迎合性的“他者叙事”,是在向着接受空间的价值中心点靠拢。这其中的实质,就是文艺创作(生产)在自主地选择社会化的过程,并是一个在主观意义上迫切需求被选择、被认知的过程。所以,文艺批评的出现并适时地参与其中,对文艺创作进行一定的干预和介入不仅是十分自然和客观的,也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实际上,在当下,文艺批评的被边缘化、被拒绝,只是针对了那些不关涉种种利益、具有真知灼见而客观公正的评论,尤其是独立批评。这是可怕的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社会化过程倾向。
      当下的文艺创作,迫切需要独立批评的实质性干预和介入。当“大众文化”的话语情势越来越强劲和充沛的时候, “大众文化”自身的价值取向很可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认知与判断上发生规模性、大范围的“价值迁移与泛化”。虽然“大众文化”的流行时尚、欢娱喜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强力的存在因由,但它的享乐、游戏、消费以及一定的奢靡却也是十分的突出,一过性、浅表化乃至粗鄙化的品质几乎成了其作品(产品)身份识别的标识。这种“广场式的文化狂欢”行为,显然会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大众文化”负面意义要大于正面意义的“价值迁移与泛化”。而文艺批评特别是独立批评进行实时的干预和介入,正是对“大众文化”这一价值弥散趋向的话语阻滞和人文阻碍,也是让接受空间在层次、层面的构成上,发生价值取向的激荡和结构优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从文艺创作(生产)到它的接受(消费)过程,当下最为缺乏的,是这样的两个主体缺乏个我的自醒、自识、自立、自律,尤其是在接受空间的盲动、盲从和跟随心理、欢娱心态十分普遍与强烈的时候,独立批评便成为这一切的“当头棒喝”。
      独立批评,为社会持续地开放、创新和与时俱进营造着一种文化舆情氛围。高宣扬在他的《流行文化社会学》一书中,对流行文化的成因和发展趋势以及其自身的多维价值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同时也不得不在流行文化的价值意义上产生犹豫和不确。显然,流行文化的“共生同相”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差异性的文化话语表达方式,有着抵触与不融洽的地方。在接受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上,由大众化服务进至个性化服务再到个人化服务的转换是客观、必然的趋势,以文化的创作(生产)对应于接受(消费)甚至可能是“一对一”的服务关系和互动关系。因此,未来意义上的文艺批评一定是不折不扣的独立批评,一定是在文化服务关系中、文艺创作(生产)与接受(消费)关系中最有效、有力的制衡“利器”和不可或缺的话语干预、介入方式。从独立批评自身说来,在当下“大众文化”盛行,流行(时尚)文化、消费主义与之强势互动,文艺创作(生产)愈来愈显现出“同质化”和一过性消费特点的时候,它特有的讲求真知灼见、推崇差异性精神创造成果的话语方式,一定会为人们的创意、创新和创造提供种种思维理念、情感行为上的生成契机。这是独立批评由内向外进行价值延展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说,独立批评很可能是社会文化创意、创新、创造价值增长的促动方式之一。
      无论如何,文艺批评在文艺乃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独立批评而言,则更是十分客观、必然需要的一种人文话语方式。当下独立批评的结构性缺失、缺位,不但是一个必须得到有效、有力逆转而促动其正确、健康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在未来社会的文化发展中能够产生价值积累、并能够带来价值积累的源流问题。 [ 1 ]

    推荐访问:结构性 建构 缺失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