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区域图书馆网:国内案例的剖析】图书馆一般怎么招人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50:39 点击:

       1.序言       Internet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网络在信息服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也不例外。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与提供服务已成为当今人们查询和利用信息的一种追求。然而目前在大多数图书馆,其馆藏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的共享却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使得单个图书馆的有限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读书欲望和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我有他有,我无他无。为了迎合某一方面的趋势,一个地区内的多家图书馆又往往采购同样的书籍或电子资源而忽视较为冷门或学术性较高的著作,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本地区馆藏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2]。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每个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读者的需求却是无限的。一个图书馆的力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适应其变。如何将这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那么,区域图书馆网模式是不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呢?
      
       2.我国的国家级图书馆网络
      
       在提到我国的区域图书馆建设情况以前,我们不能不简单的回顾一下我国两个重要的国家级图书馆网络建设情况。正是这两个网络的建设,给予了我国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强劲的推动。
      
       2.1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1998年,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先后签署了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1999年,全国100多家图书情报单位在“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上通过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倡议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原则,建立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这标志着我国的图书馆网络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作为我国图书馆界一支中坚力量的高校图书馆进入21世纪90年后就开始筹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其目标是以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为依托,通过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和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初步实现系统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联合编目等。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在完善“九五”期间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合作计划(CADAL)启动的机遇,到2005年底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框架。
      
       3.我国的区域图书馆网建设情况
      
       我国的区域图书馆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有国家级图书馆网络的影响和推动,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建立起了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区域图书馆网。例如:
      
       3.1北京地区:1993年,开始启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图书情报网络(APTLIN)”,1997年结项,成功地实现了在“中国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上三馆的联机公共检索服务、联机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奠定了全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基础。1998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结束了“中国科学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项目,基本实现了该中心与中科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及其覆盖范围内各所之间的互联,实现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上的文献信息共享。2001年12月,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成立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开展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2002年12月,北京邮电大学等十一所高校图书馆又达成协议,成立了“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开展馆际互借,共享资源。
      
       3.2上海地区:1994年,上海图书馆等19家(现为27家)图书馆成立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999年该协作网制定了1999-2001年三年规划,用了3年时间建成由上海市公共、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件信息资区域源网络系统,使上海的区域图书馆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已形成了覆盖整个上海市的图书馆网络。2000年底上海市教委提出与资助的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成立,其主要功能是在上海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间实现图书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的共建、共知、共享。2003年该项目被评为“上海市信息化优秀应用项目”奖。
      
       3.3江苏地区: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建设为江苏各类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文献资料的保障和服务。其服务面将扩大到高校以外的范围,尽可能的为本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文献保障,推动江苏省的社会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JALIS将成为具有江苏特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和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成初具规模的、服务主导性的“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3.4香港地区:香港的区域图书馆网始建于1999年底,经过先后三次升级改造,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效益。全香港的61家固定图书馆和8家流动图书馆参与了此项建设,这些不同规模及类型的服务点平均分布于香港地区的每个区域,并且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连接起来,向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读者提供简便快捷的多元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人们已经可以在的偏远的地点获得图书馆的服务,包括透过电话或互联网借阅书籍,在互联网上联机检索目录、预约书籍以及以电子邮件查询资料,可以在香港、九龙或者新区域的任意一家图书馆归还图书。
      
       3.5广州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网络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主馆1个,分馆10个的联合图书馆,实现全区图书统一采购,书目数据统一编制,书刊通借通还,资源完全共享的联合服务体系。主馆与分馆构成一个完整的“联合图书馆”大系统。所有分馆的管理权只在禅城区图书馆,由禅城区图书馆集中统一管理,每个分馆提供的服务可以根据需要有主次之分,确立和突出分馆特色服务。可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和特色等确立分馆的特色。禅城区主馆与国家数字资源中心相联,统一采购,统一调配,之后将所有的数字资源向外辐射扩散到各分馆,使分馆无偿使用,轻松共享数字资源,全面实现资源共享。
      
       3.6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是浙江省确定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试点市之一,以市图书馆为中心组建温州共享工程VPN网,并由市中心向各基层中心提供VPN接入和共享工程内容访问服务。市级中心通过100M LAN宽带接入Internet,基层中心通过2M以上的ADSL接入Internet。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已开通市级中心、县乡镇基层中心30个左右。其组网经验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3.7长三角地区:2005年11月,由浙、沪、苏三地图书馆学会和浙江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城市图书馆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三省市的100多家图书馆打破自我封闭,联合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图书馆合作章程》。不久的将来,长三角地区的读者依托网络,只要登陆统一的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就可享受辖区内各图书馆的参考咨询、资料查找、数据库等服务;通过通阅通借一卡通网络,实现长三角地区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联合查询服务,最终建立长三角文化信息网络。
      
       3.8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图书馆和广州图创软件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开发与研究”项目,研究区域图书馆集群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模式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全力建造与东莞城市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东莞图书馆新馆为总馆,各镇区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居委会)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吸收企业、学校等其它系统图书馆加入的地区图书馆网群。争取到2010年,使图书馆覆盖全地区,让信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项目在东莞运行一年来,已进行了对一个中心馆、8个分管、5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的管理,初步实现了东莞地区动静结合的图书馆总分馆形态,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也为全国信息共享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以上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以上国内案例情况的介绍,不难发现:区域图书馆网是以区域网络为核心,按照自愿参加、平等协商、共建资源的原则,将本地区尽可能多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实现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合建库,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的网络[1]。这个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仅是本地区域的资源共享平台,还能实现与其他网络资源的互相传递和利用。区域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对于解决长久以来困惑我们的馆际资源共享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不管是大型还是中小型的区域图书馆网络建设,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4.1政府政策的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整个区域内人民的整体素质、增强整个区域在文化科技方面的竞争力,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图书馆的投入和建设。因此,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和行政协调,是此项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其中资金的投入可依靠政府拨款、会员单位缴纳会员费和企业投资等等,而后两种方式可以成为今后聚集资金的主要方式[3]。
      
       4.2组织机构的建立。要想建好区域图书馆网,一个强有力的、具有决策权的组织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将无法进行统筹安排、资源购置、人员分工、资源优化等。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人文特点和地理特点等,确定一个中心馆,进行集中管理,确保工作流程的统一和顺畅,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协调顺利,促进区域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4.3人员素质的培养。图书馆业务人员的素质参次不齐,是严重制约区域图书馆网络发展的关键所在。区域图书馆网对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懂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同时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也要熟悉。因此必须组织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经验交流,同时利用网络这个很好的平台及时发布疑难问题,区域网内成员单位及时响应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可融洽馆际感情。
      
       4.4网络环境与硬件设备。网络是建立区域图书馆网络的基础,没有网络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计划,由专门的机构统筹安排,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帮助完成整个网络环境的建设。有了好的网络环境才能为资源共享提供一个优质平台,从而实现本区域内的信息流通。由于经费有限,区域图书馆网内的成员购买硬件设备,如存放数据的海量存储设备,应该从实际出发、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本着适应图书馆发展需要的原则购买硬件设备,既要保证质量,但也不必麻木相信品牌,做好市场调查后再决定购买,避免一些贵重设备的浪费。
      
       4.5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图书馆网络,区域内的特色数据库必不可少。既“体现一个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为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广东汕头图书馆利用“本地的特点、地方文献资源情况,重点选择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上网”。东莞图书馆则建有辉煌东莞数据库、东莞图苑数据库、地方法规数据库、东莞报道数据库、东莞企业数据库、东莞文库数据库、东莞人物数据库和专题资料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将是其他数字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又如江苏南通地区,建有楚辞研究特色数据库、张謇数据库和“近代第一城”数据库以及支持WAP用户查询数字化文献资源信息,这些都是对本地区域图书馆网的有力补充。此外如果把本地区各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整合建库,读者在任何一家图书馆就能查看到所需的书刊是否在馆,并且能够知道它的确切位置,以后发展起来,实现通借通还,不仅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也让读者感觉到了读书的便捷。
      
       4.6相关门户网站的建立。区域图书馆网的共性之一是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基于网络平台,并以网站的形式表现出来。门户网站是读者和图书馆进行交流的平台,读者通过网络在任何时候都能了解各个图书馆的资讯,并且实现与外界的信息流通,实现真正现实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读者与区域图书馆网之间的桥梁是虚拟图书馆,这个虚拟图书馆就网站,读者只要登陆这个网站就像现实生活中踏入了图书馆。从另一个角度讲,归纳区域图书馆网的功能有以下几点: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合存储、馆际互借和联机检索等功能。区域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区域图书馆网的完整体现,对于图书馆而言,只有通过网站这个平台,才能够实现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合存储、馆际互借和联机检索。
      
       5.区域图书馆网建设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区域图书馆网正在蓬勃的发展起来,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许又会觉得收获与预想的还是有段差距,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5.1健全服务体系。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需要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追求服务效益,在协调和整合上下工夫。
      
       5.2 提高管理水平。对区域图书馆管理经验的缺乏,使得管理体制肯定有不尽完美的地方,从而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需要对整个运作过程和经验教训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提高。
      
       5.3提高数字化整合水平。电子资源的不断增多,需要提高数字化资源与电子化服务的整合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友好、高效的服务环境。 区域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化集体优势的知识网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期盼着。区域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了资源共享问题,还将提高一个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并将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和科研的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商革忠. 小议区域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4)
      〔2〕刘海波,臧占琴. 论区域图书馆的群体建设.黑河学刊,1998(2)
      〔3〕黄光明. 城市化与区域图书馆投资战略.情报科学,2002(11)

    推荐访问:剖析 图书馆 区域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