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建设中国特色可供书目体系初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45:15 点击:

      对“可供书目”要有正确的认识       “可供书目”(Books In Print),也叫在版书目、现货书目,顾名思义,指能保证购书人能按照提供的渠道买到选定图书的书目。是指剔除了断档书、绝版书、曾经征订因故不能出版的图书的书目。是出版社、发行中盘商和书店的书目。这是公认的可供书目的属性。在这里强调它的属性,是想说明,可供书目是围绕图书营销的始末向读者公布图书动态信息的产品,它产生于图书的营销过程。实施可供书目,就是在图书的生产过程(出版社出版)和销售过程(出版社发行部门、图书发行中盘商和书店)中筛选有货源保证,面向图书馆和普通个体读者提供即时的、动态书目信息的工程。
      在我国,虽然出版物年出版量已近15万品种,位居世界前列;虽然有庞大的读书人口,出版物消费潜力很大;但由于出版水平不高,出版物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出版物流通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发行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图书品种多而印刷发行量小,发行商退货多,出版社库存积压严重等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提高出版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的技术、产品应用来促进出版发行的市场成长发育。可供书目就是在其中能起到领头作用的关键性信息化工程。
      西方发达国家的可供书目,是由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图书中盘商制作,供其连锁书店使用;各中盘商的可供书目,是依据行业认可的标准,向出版社采集并加工制作。读者可在遍布全国的连锁店或因特网查找所需图书。
      但在我国,出版单位普遍将库存数量视为商业秘密,不能示人;图书发行单位的现状呈小而散,产业集中度很低,几乎没有领导全行业的企业,全国有规模的连锁发行网络尚未形成。因而难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可供书目”,且在这种状况改变之前,由于“可供书目”数据采集难度和成本较高,必然难以较快出现真正的“中国可供书目”。
      我国实现可供书目的难点还有:1.出版资源的相对垄断,导致出版社尚能依靠垄断利润生存,而不必下大功夫开拓市场。大多数出版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版社的经营成绩好坏对其生存影响不大。只要不违法,出版社就没有关门或破产的风险。相反,开拓性的经营会有风险。这种状况导致出版社不愿向投资额度相对较大的信息化工程花钱。而可供书目项目需要出版社投入专人、专用系统和设备,还需要实时维护设备和更新信息,是出版社要动用成本的信息化工程。2.出版、发行行业信息化程度低,标准化水平滞后。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产品交流困难。3.出版信息资源分散多头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和交流机制,造成可供书目这种需要出版发行行业共同完成的信息工程进展困难。
      
      建设可供书目体系的模式分析
      
      可供书目是图书营销市场的产物。可供书目信息将便利于读者和图书馆采选所需要的图书。在我国开展可供书目项目,虽然面临书目信息市场规模效益小、主要用户市场(诸如供货覆盖面广的图书中盘商)发育尚不成熟等问题,但对可供书目的需求呼声很高。主要表现在:①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团体购书用户,迫切需要有能提供全国所有出版社出版图书信息并能保证供货的可供书目产品。目前国内以《新华书目报》为主提供的书目信息,只能反映部分出版社的信息。②广大中小书店希望图书中盘商能提供可供书目产品及数据。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实时掌握图书出版的宏观及微观动态,以便做出科学的管理及决策。由出版社实时提供,数据加工部门实时更新并发布的可供书目及其数据库,可以作为支持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的工具。④读者希望利用因特网等信息工具查找所需的图书及其就近的供书场所和购买方式。能覆盖所有出版社出版物的可供书目是读者期盼的查找途径,它能帮助读者按自己的意愿选取图书。⑤实时的可供书目数据能为出版社分析市场优化选题等提供信息支持。可见,可供书目是管理部门、出版发行机构、图书馆和读者迫切需要的信息产品。
      实现可供书目的模式,大致有三种:政府模式,企业模式,以及第三方模式。(一)政府部门出于管理和监控,颁布指令性文件要求出版机构报送图书出版信息,当报送的信息能快、准、全地汇集起来时,能形成出版社有现货的新书书目信息。新书书目信息可供给图书发行中盘商,经中盘商和其建立供货关系的出版社完成采购后形成的发行目录,就是可供书目。(二)企业开展可供书目的方式,由中盘商独立运作。当中盘商的经营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和绝大部分出版社建立了采购关系,并建立了连锁销售渠道后,它就要向连锁店提供现货信息,这种现货信息,就是其可供书目。通常所指的可供书目,就是中盘商的可供书目。任何一家中盘商的现货书目都不大可能覆盖所有出版社的图书,但当所有中盘商的可供书目通过网络汇集起来,就有可能遍及某一地区乃至全球所有出版社的图书。由处于垄断地位的中盘商提供可供书目,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可供书目的模式。(三)第三方模式是指独立运作的信息供应商,凭借其独有的信息开发及采集能力,接受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委托,整合各方需求,建立和提供的可供书目产品和应用技术。
      三种模式,哪种最适合中国?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人认为,要结合中国国情,从可行性方面来探讨在中国开展可供书目的模式。政府模式,优点是在政府部门的号令下,出版社能主动提供政府所需要的信息。这是开展可供书目最经济的模式,并且能保证信息及时到达和实时更新。但政府模式也有明显的问题。一是政府部门采集的信息首先是要保证政务需求,而可供书目是出版社和供应商之间发生供应关系的信息产品,它首先要保证商业需求。政务需求和商业需求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仅从技术层面讲,由于两者的需求不同,其技术开发的考虑不同,源于政务的信息就有向商务需求的信息转换的问题。而当商务所需信息项目缺少时,就需要补充和重新采集。补充和重新采集,由政府部门实施,因和政务无关,可操作性不强。由中盘商采集,出版社不一定主动提供;中盘商通过图书实物补充,时效差且成本高。二是可供书目是市场化的产品,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是不宜出面干预的。综合两点考虑,本人认为用政府模式做可供书目,不是最佳选择。企业模式,根据信息采集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企业派人到出版社采集或通过出版社提供的最新样书采集信息。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往往是规模不大,对出版社销货贡献有限,出版社不愿派专人提供信息。二是市场覆盖面广、有遍及各地的连锁店的图书中盘商,通过向出版社提供技术和软件支持,出版社主动提供原始信息及新书样本,由中盘商下属的专业信息公司加工制作的信息。这种信息向连锁店提供,并通过网络供读者查询。这样的中盘商由于对出版社销货贡献大,出版社愿意积极配合。如前所述,这种建设可供书目的模式,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可以说是世界发达国家开展可供书目的主流模式。但在我国,尽管中盘商为数不少,却普遍规模不够大。由中盘商主导的连锁店的建设尚在摸索中。这和西方国家大相径庭。目前也没有一家中盘商有实力建立和维持可供书目信息系统。国内一家大型国家级出版集团开展的可供书目项目,迄今已有几年却进展不大,原因大概如此。本人认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只有二十几年时间,出版发行市场体系的建立更晚,尽管竞争激烈,却还是个不成熟的市场。目前大多数出版社还是事业建制,一些省份的新华书店还保留着事业体制,我国的出版发行主体离市场化还有相当距离。而可供书目是成熟市场的产物,换句话说,是市场经济中水到渠成的产品。由企业开展可供书目,如希望其能良性运行,还是要等待市场的发育。由信息供应商(第三方)采集制作可供书目,优点是能克服前两种模式中信息工作的辅助性地位,较易受到主业干扰的缺点。这种模式能以专业化的制作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使可供书目信息工作依靠自身独立开拓的市场良性发展。但这种模式受到用户市场的限制。只有用户足够多时,向用户提供信息所取得的收益才能支撑日常业务的开展。国内有专业信息机构试图开展可供书目项目,但它们对用户市场规模的估计过大,对书目信息市场的潜力过于乐观。当然,它们目前也只是处于探索阶段。国外还没有独立的书目信息机构单纯经营书目信息就能生存和发展。国内图书发行行业的连锁经营如不能蓬勃发展,对可供书目信息服务的需求就不会有很大的市场。综合前述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现状,由第三方开展可供书目工作,由于用户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显然缺少后劲。
      
      结合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可供书目体系
      
      三种模式,依靠的是三方各自的资源和优势。而三方又都有明显的不足。因此,结合各方优势,综合各种需求,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尽快推动我国可供书目体系的建设,成为专家们的共识。这种联合,本人归纳为:政府倡导,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整合目前作为行政资源的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库、ISBN条形码数据库等,增加数据中缺少的记录物流信息的字段,结合图书出版行政管理、图书生产、图书发行、图书馆编目的需求,建立中国可供书目标准体系,使将来推出的可供书目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②尽管可供书目体系的建立,直接受益者是出版社和发行业,但考虑到仍有相当数量的出版社仍习惯于行政指令,对没有指令性文件要求的数据提供工作不能积极配合,需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发文要求出版社将数据申报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和业务流程。③委托一家信息机构管理和维护数据库,负责技术开发和数据推广。通过出版社实时申报的数据,在经过信息机构整理后成为各大图书发行中盘商建立自己的可供书目的底层数据。这家信息机构将以网站的形式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④选择一批有较强发行能力的中盘商,作为基础用户,通过标准化体系帮助他们建立各自的可供书目,再以联网的形式向读者和团体购书用户推出中国可供书目查询体系。⑤鉴于可供书目产品的商政共用,建设可供书目的项目可采取政府立项并提供启动资金,项目承接方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维持项目的运行。当项目经营的收入足以支持项目的运行和发展时,将项目交给专业的数据公司以商业模式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和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开展可供书目,要由政府部门牵头,分步运作。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可供书目模式。

    推荐访问:可供 初探 书目 建设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