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申请书 > 正文

    【建设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江门侨乡特色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49:44 点击: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前身为江门市图书馆,1989年由城区政府管辖变为市文化局直属,1992年香港五邑公司捐资兴建新馆舍,故更名为五邑图书馆。1995年新馆正式开放,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阅览座位700多个,每周开放时间68小时,馆内6个服务窗口。五邑图书馆有6个分馆,30个馆外流动图书服务点。馆内读者年均60万人次,图书借阅达100万册次。
      目前,五邑图书馆拥有藏书52万册,地方文献35000册(件),其中地方文献数字化程度达30%,该馆所建的江门数字文化网成为江门地区重要的文化信息服务平台。
      江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近年来,随着江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江门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五邑图书馆也在快速崛起,无论是资源建设、服务手段还是服务效益,都取得飞跃式发展。记者日前在江门市采访了五邑图书馆胡尚明馆长。
      记者:广东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广东公共图书馆界在“一切为了读者”原则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各地都有很好的经验和创新模式,比如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图书馆都有各自的创新模式。作为侨乡图书馆,你们在创新服务模式方面是如何做的?
      胡尚明:深圳、佛山、东莞等地的公共图书馆,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令人高兴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江门虽然地处珠三角,但同他们相比,差距是相当明显的,无论是深圳的图书馆之城、还是东莞的图书馆群、抑或是佛山的联合图书馆,都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撑,而我们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就怨天尤人,无所事事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近些年来,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那就是充分利用侨乡文化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合作办馆,将本馆文献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具体就是,以本馆为中心,以社区为网点,以流动服务点为补充的图书馆服务网络。
      从去年开始,我们陆续在社区设立分馆,利用社区的场地、设施、人员,由我们提供书刊,社区居民免费借阅,将图书馆的服务真正延伸到市民家门口,极大方便了市民的阅读。这种模式使图书馆由单一办馆变为社会(社区)联合办馆,降低了图书馆的运作成本,同时,由于社区分馆之间的图书是流动的,文献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图书馆服务的幅射面更宽更广了。
      去年我馆第一个社区分馆――幸福社区分馆开馆,市民反响之热烈,效果之好、领导给予评价之高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此后,陆续4个社区分馆的开放,无一例外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江门日报》、江门电视台、江门电台“五邑连线”栏目纷纷报道,发表评论,无不肯定这种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前不久,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江门市委王晓常委参加我馆范罗岗社区分馆的开馆仪式,在高兴之余,当她得知我们在开展这项服务上所面临的困难时,当即表态会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记者:江门是极具侨乡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市,这里侨乡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民风淳朴,学习和读书之风盛行,这些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侨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五邑图书馆是如何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的?
      胡尚明:的确,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给图书馆发展增添了动力,我们在高兴之余,更多地感到一种压力,一种图书馆人的责任。如何利用侨乡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也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幸运的是,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社会的认同。
      具体来讲,一是打好“侨牌”,充分利用五邑海外乡亲爱国爱乡之情,争取他们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支持。我们现在的馆舍就是由香港五邑公司捐资兴建的,还有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长利国伟先生也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是注重侨乡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从90年代开始,我们在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服务的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注重侨乡地方文献的收集、挖掘与整理,通过政府文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我馆的地方文献收集加以保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地方文献成为我馆的重要而独特的文献资源,为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党政机关部门、初来江门的外地投资者、华侨史研究者等等提供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我们除继续加强侨乡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外,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比如,我馆“五邑华侨名人数据库”、“梁启超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数字化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文化部的有关领导在网上浏览了我馆“五邑华侨名人数据库”后,给予很高评价。美国旧金山五邑恩平同乡会会长吴卓潮先生在太平洋彼岸通过“华侨名人数据库”,得知自己的事迹被登载在有关的地方文献中,异常激动,通过市政府联系上我,并主动向我们捐献自己收藏的珍贵资料。我们现在一直保持联系,成为了好朋友。
      三是充分利用阵地优势,弘扬侨乡文化。我们充分利用学术报告厅、展览厅等公益设施,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读书活动和展览,让市民了解侨乡历史和文化传统,从而增强侨乡人的自豪感,进而推动学习和阅读风气的形成。
      四是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具体讲就是将“一切为了读者”赋予丰富的内涵。比如,在服务窗口推行“首问制”,强调“微笑服务”,开设续借热线电话,优化阅读环境,简化借阅手续,外地读者享受本地读者同等的借阅权利,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便利等等,一切围绕“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来展开。
      我们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主动深入基层,到企业、学校、部队免费发放借书证,开设流动送书点,目前,已在馆外设立30多个图书服务点。从去年开始,我们陆续在社区设立分馆,最大限度利用本馆文献资源,推动阅读风气的普及。这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图书馆的发展赢得良好的生存空间。
      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五邑图书馆在创建新的服务模式、更新服务理念、保存侨乡文化、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您刚才从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到侨乡图书馆的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建设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是五邑图书馆人追求的长远目标,那么也请您谈谈侨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思?
      胡尚明:弘扬和传承侨乡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快捷的信息服务、将是我馆长期任务。具体而言,就是继续强化“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在推动阅读型社会的建设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社区分馆建设,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动更多的社区服务中心参与进来,每年建成4至5个社区分馆,力争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实现总分馆之间的互借通还,为市民提供最大的阅读方便。
      随着分馆的不断增多,我馆的文献资源的投入将面临着考验,这一点我们已经向政府部门反映,有关领导已经表示支持。随着社区分馆数量的不断扩大,我们将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社区分馆之间的图书配送和交换、系统维护以及相关工作。
      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侨乡特色数字化资源建设,同五邑华侨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做大做强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比如说,我们的华侨博物馆,拥有数万件珍贵的华侨文物、资料等藏品,这些藏品目前只能在博物馆观看,如果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让其通过我们的数字文化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对于弘扬侨乡历史文化、宣传侨乡,凝聚海外侨胞爱国爱乡之情,增强侨乡人民的自豪感等,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局领导对此项计划表示了非常的重视和支持。
      另外,江门又是名人辈出的地方,陈献章、梁启超、冯茹、胡蝶、红线女等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以及30多位五邑籍国家院士为我们的地方文献资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方面,我们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此外,以全国文化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增强我馆信息服务能力。

    推荐访问:侨乡 现代化 图书馆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