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农村工作 > 正文

    [毛泽东终身读书学习观及其现实借鉴意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49:47 点击:

      编者的话:在倡导“全民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重温和研究毛泽东的终身读书学习观,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位倡导与亲身实践终身读书学习理论的楷模。毛泽东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毛泽东终生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和学习毅力更是使人叹为观止,让后人敬仰。
      当今人类已进入一个充满变革、不断超越的21世纪,是一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面对这种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必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新形势下,重温和研究毛泽东的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无疑是富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高屋建瓴,倡导终身读书学习的理念
      
       毛泽东早在20世纪初就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高度,高屋建瓴、身体力行地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其一生的终身读书学习精神和革命实践为后人树立了终身读书学习的光辉楷模和典范。
       毛泽东同志说:“一天不读是缺点,三天不读是错误”。他还曾这样袒露自己的胸怀:“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1938年8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说:“你学到一百岁,人家替你做寿,你还是不可能说‘我已经学完了’,因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学一天。你死了,你还是没有学完,而由你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再学下去。”在延安时,他曾说过一句话:“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么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毛泽东从少年、青年到老年,到逝世的学习实践证明了他的诺言。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决非偶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精通马列、通晓经史、达古识今,具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毛泽东求知欲极强,嗜书如命,他的革命生涯与读书学习息息相关,贯穿一生,须臾不可分割。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是废寝忘食地博览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即使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无论是在硝烟弥漫、南征北战的战场上,还是在日理万机的政务中,深山里、窑洞中、马背上常常手不释卷。1976年他已重病缠身,还让身边工作人员找来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读。在他逝世前14天,还要《容斋随笔》来读。在他的心脏将要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还示意工作人员读鲁迅的书给他听。其酷爱读书的精神,令世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二、学以致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重视读书学习,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学习风格。
       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确立了“努力研究致用的学术,实行社会改造的准备”的学习原则,强调学习应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声明:“我们的求学不是没有目的,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社会,我们的求学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从早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就上下求索,怀着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始终以救国救民,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的远大学习目标和动力来刻苦读书,不断接受新知识,寻求真理,并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11年10月,青年毛泽东从《湘江日报》上第一次读到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第一次到北京期间,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广泛的了解。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在新中国和平建设年代,他从没有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还号召全党学习,经常规定党的高级干部要读马列的书。
       1942年,毛泽东兼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校长后,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校训,呼吁和引导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和学习制度要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他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严厉批评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中的“本本主义”倾向:“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毛泽东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强调:“我们党校的同志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毛泽东一生研读马列著作,坚持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造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毛泽东博大胸怀的学习经验,我们由此可以得到毛泽东终身读书学习理论与实践的钥匙。
      
      三、勤奋、刻苦,倡导自学之风
      
       毛泽东的一生博览群书,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广泛涉猎,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一部《共产党宣言》、《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研读都不下十几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提出:“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的,掌握的知识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66年间,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借阅各类书籍达2000多种,5000多册。毛泽东读书涉猎之广,读书量之大可见一斑。
       毛泽东的丰富学识,读这么多的书,只靠学校的学习,是不可能学成的。“要自学,靠自己学”,这是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干部教育的重要途径。他本人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典范。毛泽东的“正规”学校学习时间并不长,而其一生大部分的读书学习是靠自学。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层中少有的没有出洋留学的人,但他通过在国内自学而达到融贯东西,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他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讲:“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建国以后,毛泽东对领导干部的在职教育仍是十分重视。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号召道:“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我们现在许多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学什么东西呢?一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是技术科学,一个是自然科学。还有文学,主要是文艺理论,领导干部必须懂一点。还有什么新闻学、教育学,这些学问也要懂一点。”
      
      四、毛泽东终身读书学习论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然而,在当今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我们重温和研究毛泽东的终身学习论,他那深邃精微的思想哲理,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成为一笔历久弥新的不断焕发着现实生命力的精神财富。他一生树立的终身学习的楷模和典范将永远鞭策和激励着我们。在今天党中央所倡导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也身体力行,积极响应。
       例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时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也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书籍是哺育心灵的乳汁、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是传承文明的桥梁和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作为人们获取各种知识、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不仅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生活改善,更关系到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他不仅自己长期主动读书学习,还多次要求其他干部群众也树立良好的读书学习风尚。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在谈到深圳风气的营建时,提出干部“要把读书作为兴趣、作为爱好、作为习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每个人都有一个兴趣空间,像读书这类高雅的兴趣不去占领,另一类庸俗的兴趣就必然会去占领”。这确实很有现实针对性。
       最近由《中国图书商报》和《了望东方周刊》共同组织的“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活动中,所有接受调查的干部在回答“什么影响阅读”的问题时,都将应酬多工作忙作为首选因素。据人民论坛杂志、人民论坛网、人民网的联合调查显示,过半干部每周的阅读时间不到10小时。确实领导干部担负着本地区本单位的领导重任,工作非常忙,但这更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的动力,而不应是放松学习的借口。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成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表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抓紧读书。
       毛泽东作为日理万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能够挤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后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发读书学习?让我们共同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所倡导的读书精神和钻研作风,为形成全民阅读热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推荐访问:借鉴 终身 意义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