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编制中国“在版书目”的迫切性】2019教师编制几月份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46:11 点击:

      “在版书目”源于英语Books in Print ,简称BIP,原意为“在版图书”,所以全称应是“在版图书目录”。有人译为“现货目录”,也有译为“可供书目”。从国内一些单位编制“现货目录”、“可供书目”的实际情况看,从与国际出版界接轨着眼,还是使用“在版书目”一词较为合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卷、图书馆卷、出版辞典均采用“在版书目”的称谓。
      “现货目录”与“可供书目”均表示某一出版社或书商在一定时期内有现货可供应的图书目录,并不能反映Books in Print 的意思。而且任何一种“可供书目”都难以做到对一个国家的所有图书全部“可供”。
      “在版”与“绝版”是相对应的,不仅说明图书的可供应情况,还是一种图书出版管理制度。一种图书是“在版”状态,还是宣布“绝版”或“停售”,有明确的概念。一个出版社出版了多少种图书是业绩的表现,但有多少种图书保持“在版”状态,更是其出书质量的标志。一个国家每年出书品种,累计出书品种,是出版事业的成就,但累计“在版”图书的品种,则更反映一个国家图书出版市场的水平和图书供应的能力。所以各国均编有本国的“在版书目”,如“美国在版书目”、“英国在版书目”等等,还有“国际在版书目”。
      因此,“在版书目”的编制,不只是反映出版社或书商有现货可供应的图书,更重要的是说明图书的“在版”或“绝版”状态;不是简单地宣传图书出版情况,还要有跟踪报道;不是一般地提供图书目录,而是负责地保证读者可获得从“在版书目”所选择的任一种图书。
      以美国而言,美国出版界有一种好的传统,无论是多么遥远的一个偏僻角落,如顾客要买“在版书目”上报道的任何一种图书,当地书店如果没有,出版社和书店有义务为读者寻找,并且是千方百计而不考虑经济上是否合算。
      1948年,美国鲍克公司编印的“在版书目”(又称“美国在版书目”)问世 。1965年,英国惠特克公司的“英国在版书目”出版。20世纪7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等相继出版了本国的“在版书目”,至80年代,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与地区编印有“在版书目”,目前已发展至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世界出版大国中,目前尚无“在版书目”的只有我国。当国外朋友询问我国有多少图书在版时,我们只能抱歉地说不知道。
      早期的“在版书目”每年出版一次,必须做到:①将新出版的图书收录进去;②保证书目中书价的正确性;③将绝版书、售缺书撤销,成为名符其实的现货目录。为及时更新变化了的情况和用户查找方便,又出版年中增补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版书目”又发行光盘版(1986年)与网络版(1999年),可随时更新变化了的情况,用户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
      以鲍克公司1997/1998在版书目(Book in Print 1997/98 , Published by Bowker)为例,一套9卷,24000页,包含200万种图书的书目记录,其中174000种新书;有50000家出版公司的索引,其中3000家是新出版社,每个出版社与鲍克公司都签有协议。该书提供最完整和最新的书目和订购信息,包括书名、著者、篇幅、定价、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装订形式、国际标准书号,都是由出版社自己更新。有些主要出版社将本社计算机中的书目信息映射到鲍克公司的在版书目信息库中,从而保证该书目的高质量。
      由于有了这样规模的“在版书目”和出版界良好的服务传统,为发行商的运营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以举世闻名的亚马逊网上书店为例,该书店1995年成立伊始,所列出的图书目录就有110万种,完全是利用“在版书目”的信息资源。亚马逊网上书店采取“先卖后买”的零库存经营方式,在33平方米的小车床里销售了1580万美元的图书。中国办的一些网上书店,没有亚马逊的环境条件,当然也做不出亚马逊那样的业绩。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出版业实行的是“以销定产”的新书预订发行方式,导致“买书难,卖书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改革开放后,出版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书目报道方式还未能有重大突破,至今尚未编制出我国的“在版书目”,反映了出版管理制度还缺乏深层次的改革,人们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相当一部分出版人对“在版”与“绝版”缺乏明确认识,没有“现货目录”的图书不能供货系虚假广告行为的意识,也没有以保持“在版”图书多为荣的感觉,把编制“在版书目”看成是出版社额外的负担。
      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出版社“家底不清”较为普遍,更未形成再版、重印、绝版的科学决策程序。编制“现货目录”大都以时间划界,列出近10年内出版的图书,间或有较为重要的再版图书。
      这种状况显然与国际出版界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制约了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更影响了中国图书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
      近年来,虽有一些发行单位致力于编制反映我国出版业历年成就的“可供书目”与“现货目录”,但因没有和出版社的管理改革联系起来,“绝版”与“停售”信息没有向社会公布,图书的“可供”并没有保证,有目无书的现象严重存在,一些“现货目录”的满足率只有30%,引起用户的强烈不满。要改变这种状况,书目编制机构自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出版单位的参与,主动提供书目信息,承担起“可供”责任,改进服务态度,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购书需求,方能编制出高质量的“中国在版书目”。这是历史赋予出版界的责任,每个出版单位都应为把我国出版业建设成为新型的文化产业,提高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制“在版书目”的事情,我们比国际社会已经落后了50年,目前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举措得当,各方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经验,用3~5年时间编制成“中国在版书目”还是做得到的。

    推荐访问:迫切性 中国 编制 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