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对“文学终结论”命题的质疑|关于艺术终结这一命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10 04:37:27 点击:

      内容提要:一些学者针对信息时代文学是否还能存在这一现象,提出“文学终结论”。信息时代的便捷带来的人与人距离的消泯在一定程度上让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失去意义,但文学的特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文学终结论 距离 信息时代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03-0059-02

      2001年第1期《文学评论》刊登了美国学者J_希利斯・米勒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米勒根据电子化和全球化时代引起的相应文学形态的变化以及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范式的转换,进而提出和阐释了“文学研究的终结论”。法国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明信片》一书中说:“……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德里达断言:“电信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米勒指出:“事实上,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德里达、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将文学是否终结问题及其它相关学术前沿问题的研讨和争论推向了高潮。

      一

      米勒、德里达以及中国的金惠敏教授等人认为,文学以距离为前提,“文学即距离”;距离没了,文学将要如何存活?《明信片》在标记为1977年6月9日的情书中,德里达写道:“让我远行,以便给您写信。”(distance myself in order to write toyou)。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到说话人的意图,即只有当说话人和受话人在保持一定地域、空间差异性存在的预设前提下,才可以发出真正来自于心灵的真实声音,才能够写出使人为之动容具有深刻感悟性的书信。如果一旦距离没有了,写作的欲望也就会慢慢消尽,写信意图的传达似乎变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退而言之,即使写出了成品似乎也会成为无法传达灵魂深处讯息的符号的简单罗列而已,失去了信之所以为信,情书之所以为情书的存在依托。“这使我想起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一个情节,罗道尔弗为了给爱玛写情书就住到郊区去。显然情书作为一种书信其客观之必要性在于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存在有距离。而现在电信创造了‘世界范围的联结’,‘对距离的胜利’(to triumphover distancin曲,即麦克卢汉的概括,‘地球村’,或者说,距离被压缩为趋零距离,于是情书的必要性从根基上就被动摇或颠覆了。与情书相提并论,德里达是否就是说如同情书的写作,文学的诞生亦须以距离、意识甚或生死相隔为前提,至少或首先是在物理的层面上?”众所周知,文学之所以能够正常地进行传达和阅读是有赖于语言存在的,“而文学依赖于语言传达和阅读,恰恰是以‘距离’为必要的前提条件的,正是距离的消失即‘趋零距离’构成了对于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威胁,带来了它的危机。”米勒、德里达认为电信技术(德里达常常以电话为例)使时空间距被抹杀,文学所赖以生存的物理前提被摧毁,因而文学也就随之丧失了其自身得以存在的预置条件,失去了前提的文学也终将随之陨落。文学使创作主体在切身参与社会实践,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理性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对实际生活中事物、人物或者事件进行的一种描述、阐释和发挥。这种精神活动中创作主体把自我体悟、自我情感当作了对象,在自己和作为阐释对象的自己之间始终保持了一种充满张力的距离,而正是这层距离的存在促成了文学的产生。简而言之,创作主体的倾诉和传达只有针对具有一定距离的对象时才会成为一种可能。例如,“陌生化”就是通过延伸欣赏者与其审美对象的感觉距离,在创造这种距离的同时也创造了审美。然而“建立在电信技术基础上的图像网络文化,正改变着人们感知事物的方式,使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上面所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到了电信技术王国时代被改变了,好像通过互联网、可视电话、现场直播等等电子媒介手段,距离一下子消失了,距离被取消了。距离改变了,传统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条件也就改变了,基础也就被动摇了。

      二

      在米勒看来,新的电信通讯技术的统治力量“是无限的、是无法控制的。”它的巨大影响“并不亚于人类历史上一次急遽的动乱、变革、暂时中断或重新定位。”虽然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受到了巨大冲击,电子图像、网络文化某种程度上使人们的审美感知经验逐渐变得表面化、无系统化及泛化,可能导致美学学科结构的改变,审美文化的疆域也会相应的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认为米勒、德里达等人“文学的时代不复存在”的论断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黑格尔当年也谈“艺术终结”,但他所说的“艺术终结”一词的内涵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消亡”。黑格尔所谓艺术终结只是说“浪漫艺术的终结”,同时却是“另一种艺术”即近代的主体性艺术的起点。它是一种从人出发、以人为对象而又回到人本身的充满人道主义情感的艺术。这样,浪漫艺术“终结”了,新的“近代艺术”出现了,艺术并没有死亡,而且也是不会死亡的。
      电子媒介引起了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变革。特别是在网络中,每个人都获得了自由进人权,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通过电子文本这个媒介,作者和读者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提高了作品的可接受性,并且更为贴近日常生活中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人们通过电子媒介提供的空间来阅读文学作品,并抒发自己对文学作品、对人生的感悟,彼此交流情感。读者也可以在电子文本阅读过程中使个人的经历和感情受到激发,产生创作冲动,从而将自己由读者的角色转变为作者,形成一种角色互换的可能。所以我认为从这种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变化将会推进文学的变革、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讲,电子媒介是不会使文学走向终结走向灭亡的。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数码图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拓宽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式,通过图像世界所演绎的文学用一种动态的、立体的、声情并茂的、栩栩如生的传达方式冲击着人们的各种感觉器官,透过色彩、声音、动作、布景的搭配和协调来共同支撑起以图像世界为载体的文学世界。但是我认为无论图像如何影响,电子媒介怎么冲击,文学依然会存在下去。因为文学本身就有电子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和属于自身的独特属性,这也就决定了文学必然存在下去而不是所谓的消亡。更何况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的那种“味外之旨”、“韵外之致”,那种丰富性和多重意义,那种独有的审美感悟,依靠图像是永远无法接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图像’的出现,这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构的伟大创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确证,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进而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信息图像时代的文学并没有丧失其所谓文学的特性,文学仍然是人的文学,仍然是一种语言艺术,并且文学具有电子媒介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学会继续存在并不会走向最终的消亡。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推荐访问:命题 终结 质疑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