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8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2-22 18:47:39 点击:

    【编辑按】的来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颇大成效。党的十九大已经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小编为您整理了《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8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脱贫攻坚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基于对当前形势正确认识基础上作出的重大部署,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

      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社会长治久安,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而面对目前贫困人口众多的现实,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全民动手,八方支援,消除贫困也就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使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扶贫攻坚的战略任务,逐步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这是基于对脱贫意义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以老区为代表的贫困地区。一般说来,老区大都处于偏远地方,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不便,基础薄弱。老区人民富有光荣革命传统,有资源优势,可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要求,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产业造血为根本,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工作的头号工程,在全国老区率先摘掉贫困帽子,成为全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模范,创造了新的历史功绩。

      脱贫攻坚是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的现实需要

      在一个时期内,我们采取“输血”“漫灌”的方式,多注重物质方面的扶贫。有的地方急功近利,缺乏长远打算,忽视贫困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的贫困主体存在“等靠要”的倾向,“我要脱贫致富”的观念较为欠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贫困群众要培养“内生动力”,用自己的双手拔掉“穷根”。

      脱贫攻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指出:“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分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14年的4.2%,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减贫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其成就足以载入人类发展史册。为保障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效仿的目标。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向贫困开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中国将为此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脱贫攻坚的价值追求、目标导向和根本保障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将成功实现消除绝对贫困这个千年梦想。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不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高瞻远瞩,而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国情,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脱贫攻坚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贫困”始终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消除贫困,为人民做实事,让人过上好日子,始终是习近平长期以来的理想和信念。在长期的地方工作中,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当选为党的总书记以来,他满怀炽热深厚的人民情怀,誓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带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新冠肺炎疫情施虐的特殊时刻,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人民”二字,在习近平心中重于“天”,他念兹在兹的始终是“人民”。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访困问需、奔波不停,足迹遍布中国的贫困地区,从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山区到革命老区,从曾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到如今草繁林茂的贺兰山,从平原到山区,从南粤大地到塞上边陲,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和声音,他以不懈的脚步丈量着中国的每一寸贫困角落,筹划着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扶志扶智。

      脱贫攻坚的目标导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对贫困人口基数庞大,特别是农村贫困集中连片特征明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脱贫攻坚的思想体系中,目标高远,指标具体,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要求到2020年首先解决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提不切实际的目标,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避免陷入“福利陷阱”。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的目标导向,将我国贫困治理纳入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常态轨道,意义深远。

      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系统工程,是一场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的总体战,既需要快速做出总体研判、总体部署和总体指挥,又需要有及时反应力、资源整合力和强大执行力。尤其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坚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才能把握时机,有效避免各种权力掣肘、利益羁绊等制度性障碍和歧见。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昭示了一条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强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优势,通过精细的顶层设计、周密的战略部署、强大的动员能力,才能取得成功。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党在脱贫攻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的能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动一切人财物资源,互相支援,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

      脱贫攻坚的方法路径:精准施策、稳步推进

      脱贫攻坚工程浩大、任务艰巨,走什么样的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事关脱贫攻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建构起了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脱贫攻坚的方法论,确立了由精准脱贫、精神脱贫、协同脱贫和廉洁脱贫组合起来的方法和举措。

      精准脱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也是关于脱贫攻坚的路径指南。中国地域辽阔,贫困状况千差万别,“精准性”成为脱贫攻坚战获得事半功倍成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提出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一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四个核心问题”,避免了长期以来大水漫灌式的贫困治理瓶颈和供求不匹配的老大难,使有限的资源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用。为了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得以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取得成效后作出了周密安排,提出了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应对举措。

      精神脱贫的提出,是一个重大创新。传统的救济式“输血”式的贫困治理只能改善贫困者的客观物质条件,“授人以渔”的造血式脱贫才能激发贫困者丢弃“贫困思维”,焕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从意识、思路和能力上主动摆脱贫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精神脱贫,通过调动内因的积极作用,使贫困主体树立摆脱贫困、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意志,培育勤劳致富的原动力,强调脱贫攻坚贵在“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只有精神上首先脱贫才能使贫困群众的内在主体活力得以开拓,才能取得长效的可持续的脱贫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上,要求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区域协调、东西互补,先进帮后进,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等多元主体联动,各方力量协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脱贫攻坚不仅仅是单纯的贫困治理,而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事关党的作风建设、组织队伍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脱贫攻坚领域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同时构建起从省、市、县、乡到村的脱贫攻坚五级责任体制,对脱贫攻坚进行阳光化管理,对脱贫攻坚效果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估和考核,并建立最严格的监督问责和惩处机制,防止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数字脱贫、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各种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发生,严守脱贫攻坚的红线和底线。

      回应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回应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因此具有深刻的历史厚重感、明确的现实导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有着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实践根基,是历史与现实的耦合、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终极追求,将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其中;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消除贫困、追求幸福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体现出高度的历史传承性和统一性;立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最大的国情,又密切追踪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脱贫攻坚思想和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科学性,促进了现实对历史的递进和开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现实逻辑和人民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一思想体系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全面小康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形成内外因协同推动的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夺取脱贫攻坚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的整体逻辑和科学性。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贫困的现实存在要求人们在脱贫攻坚时尊重贫困发生、发展与治理之间联系的普遍规律,用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指导实践。这一思想体系的多维内涵彼此联系、互为补充又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从问题出发,运用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路径和方法,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重视个体、精准施策,协同联动,科学推进,以强有力的物质、精神和组织保障作支撑,指导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系统回答“什么样的贫困治理、怎样进行贫困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巩固温饱成果、化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我国贫困治理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和新发展,系统回答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贫困治理、怎样进行贫困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继承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分析我国贫困问题特征及深层次矛盾,科学提出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脱贫攻坚的根本思路和策略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相结合的新境界、新成果和新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其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其实践价值在现实中得到检验。在我国脱贫攻坚攻克“大难题”、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为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复杂多元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路径遵循,实现了脱贫攻坚从理论向实践的回归。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的力度、深度和精准度都达到了新水平,贫困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2012年至2019年,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至2019年底的0.6%,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将有累计超过1亿人口摆脱贫困。与此同时,在践行这一思想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创造性地涌现出许多脱贫攻坚成功案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攻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最后,为国际社会的贫困治理贡献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具有突出的国际价值。消除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国成为全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世界上许多减贫任务严峻的发展中国家纷纷从我国的成功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治理的实践探索,检验于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战场,深刻揭示了贫困发生及有效治理的根源性问题,特别是社会制度层面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性与精准性相结合、高效性与长效性相结合的脱贫攻坚新思路,为世界上广大的贫困人口规模大、致贫原因复杂、治贫难度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开展科学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思路,对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率从10.2%下降到1.7%以下,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也不断增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国务院明确表示,2019年减贫目标是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扶贫攻坚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但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对应的就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低。部分边远地区、老革命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差,甚至有的地方形成区域连片式、整体性贫困,开发成本高,脱贫难度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陕北贫困农村插过队,时经七年,深入了解到贫苦人民的困苦与不易,一直心系贫困人民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等地方任职期间,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获得农村基层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且经过实践检验,总结出“弱鸟先飞”“扶贫先扶志”等成熟的扶贫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作为工作的重心和核心,不断深入全国各地贫困地区考察,与贫困人民进行深入的交谈,对扶贫的大格局、扶贫的战略等做出创新性思考,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的新思想,并做出基本要求,即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世界减贫与发展高层会议上提出“五个一批”工程的扶贫构想,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提出并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扶贫基本问题。这一系列工作经历及实践调研,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扎实的实证资料。

      目前,学术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比较丰富。有学者从理论渊源上探究形成的缘由,如王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是共同富裕,战略起点是弱鸟先飞,灵魂精髓是精神脱贫,实践基础是基层领导。雷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基本点,即:一个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的精准扶贫,五个基本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也有学者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著作,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行总结分类,即: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发展是摆脱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扶贫需要切实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管理体制创新;扶贫攻坚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社会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两步走”发展战略,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新特征和时代价值研究得相对较少。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新特征及时代价值

      目前通过扶贫建档立卡已经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以第一书记或干部驻村来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以“五个一批”“六个到村到户”“十项行动”等来解决“怎么扶”的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全人类的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一)党领导下的多元化合力打造扶贫大格局

      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同时,也离不开群众的内生性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就曾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和国家实行单位定点扶贫,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以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等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不仅为帮扶对象带来资金、物质等直接性经济支持,更是为贫困群众带来生产新技术、教育力量、创业就业新平台等可持续性发力的脱贫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党政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建立紧密联系,特别是贫困群众,让党员干部通过调研工作,获得扶贫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多元化扶贫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企业等经营性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积极参与到扶贫帮扶中来,“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促使形成集国家、社会、市场多元化力量为一体的全民参与式扶贫大格局,以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早日取得全面胜利。

      (二)共享、绿色理念下扶贫成果惠及贫困人口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的生活改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人民性、稳定性以及长久性。以人为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要更加公平地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争取消灭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共享理念引领扶贫开发,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扶贫方式,助力扶贫成果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地理位置或其他因素特别恶劣的村庄,可以考虑采用村庄整体搬迁的扶贫方式,但在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要以保护地域生态为前提采取适当的帮扶方式,包括道路、水源安全、危房改造等,做好生态防护修复,实现可代际传递的长期脱贫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落下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及个人,使贫困人口能共享脱贫成果。

      (三)为全球减贫工作贡献重要思想

      消除贫困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事情。贫困是全人类的公敌,需要全世界人民一起共建一个没有贫困人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通过长久规模性的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下,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科学的扶贫思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政府为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因人因地、因村分类、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扶贫、生态扶贫、重点扶贫、多元扶贫的方式。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合作,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的减贫思想和经验已经获得国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在2017年10月9日北京召开的国际减贫发展高层论坛上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评价我国的精准扶贫思想,指出: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并达成赞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就是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唯一路径”的共识。脱贫攻坚战略已经不仅是我国的千秋功绩,体现中国特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为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颇大成效。党的十九大已经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把精细化扶贫与构架大扶贫格局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做到“真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多次就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性的深刻阐述,指引我们更充分地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和工作主动性。

      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的济贫历史同样久远。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的观点和论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民本、大同思想为基础的慈善传统,开展了以个体、邻里、宗族、会社、机构及政府为主体的慈善救助行为,为近现代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民生和社会救助思想,倡导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近代中国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但是这些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现实。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启动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93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至2012年底,根据现行贫困标准全国还有近亿农村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3年后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基本需求,通过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在参与中的主体感、获得感,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充分体现,必然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培养锤炼干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到贫困村和群众一起脱贫攻坚,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之一。脱贫攻坚各种政策的落实,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支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仅有事干,而且有条件干事、干成事,这对于年轻干部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无疑是有价值的。把干部锻炼培养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真正能干的干部派下去,若干年后,这些干部中就会出现一批对乡村有感情、懂农村、懂农民的国家治理骨干,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价值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对整个社会扶贫济困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更和谐的发展氛围,都是重要抓手和载体。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地区在支持西部地区减贫发展的同时,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彰显了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不仅为定点帮扶县带来资金项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市场,而且定点扶贫成为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干部了解农村、密切干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广泛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扶贫济困的情感,在帮扶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以实施综合性扶贫策略回应发展中国家扶贫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回应全球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为有效解决贫困瞄准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脱贫攻坚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而且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亮丽风景。

      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

      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能打任何折扣。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0%,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是1994年至2010年间年均减贫人数的两倍多,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强度集中投入,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条件的明显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明显提升,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前所未有。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退耕还林等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奠定了实现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有机结合的基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明显提高了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全体人民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从治理维度看,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成为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论述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扶贫开发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改革为动力,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责任体系。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强化东部省份和中央各单位脱贫攻坚责任。二是政策体系。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三是投入体系。确保扶贫投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相适应。扶贫资金由过去的中央财政投入为主,转变为中央、省、市县投入“三三制”局面,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成为新的投入渠道。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和扶贫再贷款政策,加强保险扶贫、资本市场扶贫和土地政策支持等。四是工作体系。开展建档立卡,摸准贫困底数,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组织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分类施策,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制定退出办法,严格考核评估,着力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五是动员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化细化中央单位、军队和武警部队定点扶贫。动员中央企业开展“百县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确定10月17日为国家扶贫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和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建设中国社会扶贫网,不断完善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六是监督体系。对各地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民主监督,中央巡视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加强纪检监察、检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和媒体等监督力量的合作,改进督查巡查办法,确保监督工作质量。七是考核体系。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办法、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办法,组织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媒体暗访,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

      这套体系的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科学性、指导性,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关于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通知

     

      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要同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灵魂,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通过建设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民风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内容,培育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民易于践行的实践载体,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新风在农村得到认同和固化,培育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二、主要内容

      1、建好管好文化活动阵地。农家书屋坚持定时开放,满足众多群众借阅;村广播室经常播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整合农村现有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理论宣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电影放映、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室,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

      2、建设乡村文明一条街。在农民群众居住集中的街道、村落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乡村宣传文化街、文化墙、宣传栏,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典、文明礼仪,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各村委会及村小组要制作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久性字牌。

      3、制作善行义举榜。在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街道、院落、广场设置善行义举榜,宣传展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好人好事,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

      4、有一个道德讲堂。有固定场所,按照“看一部事迹短片、讲一个道德故事、诵一段道德经典、谈一点道德感悟、送一份吉祥祝福”的流程办好道德讲堂,并利用道德讲堂举办各种讲座,讲文明礼仪、讲科学技术、讲法律法规、讲形势政策、讲党的建设、讲党风廉政、讲传统文化。

      5、有一整套乡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进去,坚持依法治村,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立足本乡本土实际,发动农民群众讨论制定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反对“黄、赌、毒”,反对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提倡绿色、环保、节俭的新生活方式,在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6、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雷锋精神感召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十星级文明户”。通过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以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传播好村风、好家风、好民风,增强广大农民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及影响力,发挥“十星级文明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农村。

      8、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文明家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为内容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层层寻找景洪好人。

      9、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创建活动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强化对党员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思想道德、法治教育。

      三、相关要求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请于每月8日前将当月工作开展情况报市文明办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价值与路径

     

      [提 要]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贵州各少数民族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团结奋斗和攻坚克难的历史见证与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区域红色文化萌生了巨大的新时代价值。近年来,贵州通过积极保护留存好区域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区域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区域红色经济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省内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涌现了石阡县甘溪乡和习水县土城镇等一批脱贫摘帽和发展致富的典型。因此,红色文化是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现实选择。

      [关键词]红色文化;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价值;路径

      [作者简介]王 敏(1982—),男,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传承与革命价值观教育;汪 勇(1971—),男,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贵州贵阳 550001)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贵州长征文化资源整理与传承研究”(YC[2018]03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单列重大课题“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18GZZB21);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硕士点项目“贵州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2019ssd014);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2019fdy10)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与根本任务是消除贫困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由于“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1]。因此,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是亟需解决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重点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②现实情况是,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历经多年的扶贫脱贫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但目前仍然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大短板。之于贵州而言,一方面“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所面临的诸多难题都是‘世界级的,‘相约2020的压力相当大”[2]。另一方面,贵州民族地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曾历史地见证和书写了党领导各少数民族群众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历程及其成功经验。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坚持在既定的大扶贫战略行动中,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的“富矿”优势,聚焦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脱贫信心与能力建设,从而创造新的更大的治贫伟业和人间奇迹。

      一、红色文化是贵州民族地区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与资源优势

      (一)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概述

      就红色文化的概念理解而言,目前学界是人言人殊、聚讼纷纭。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就是源于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或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也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不仅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而且包括改革开放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说,目前学界在“红色文化概念、形式、时限、区域、内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虽覆盖涉及面广,但观点冲突不一、论证歧见纷呈”[4]。尽管如此,学界也都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红色革命运动的政治文化上达成广泛共识,认为红色文化主要表征为一种以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为内核的先进文化形态。换言之,红色文化还原了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历史和光耀千秋的中国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密不可分,因此也留下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

      贵州省属于我国欠发达的内陆民族地区,全省共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3个少数民族自治乡。一方面,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十分广大,贫困人口数量规模十分庞大,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作为革命老区的贵州又是典型的红色文化大省,伟大的红军长征文化、抗战文化、中共地下党斗争文化以及革命先驱文化遍及全省各个民族地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黎平会议纪念馆、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凯里党小组活动遗址、剑河大广坳战斗遗址为代表的革命遗址、遗存343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8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139处、革命领导人和地方党史人物行居所29处、烈士墓80处、各类纪念设施59处,被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103处,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31处。[5]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有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猴场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革命教育基地(场所)多处,如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水族)烈士故居、瓮安猴场会议会址、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坤地红七军宿营地旧址、“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毛泽东行居、冷少农和舒葆初烈士故居、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板寨会师纪念馆、惠水红军烈士墓等。[6]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也有着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文化遗址、威舍猪场村红军洞(贺子珍因救护钟赤兵团长而光荣负伤)、中共黔西南第一个党支部的遗址——卡法、滇黔贵边区革委会主要活动地点——板陈,等等。[7]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刚要》而公布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通知》(发改社会[2016]2662号)。该文件中涉及多个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景点,如贵州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黔南州瓮安县、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黔南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黔南州荔波县邓恩铭烈士故居、黔西南州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概言之,贵州民族地区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攻坚克难”的红色记忆,这必将为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工作带来巨大的精神动力与借鉴价值。

      (二)红色文化在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1.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蕴含了脱贫攻坚的政治原则价值。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产物。这启示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是前提,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是根本,各族群众的主动作为是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得以生成的政治原则。新时代我国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同样需要这个政治原则。首先,红色文化昭示了党的领导是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功保障。加强党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硬的农村党支部……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向贫困和落后作战。”[8]因此,党的坚强领导是使贵州民族地区走向脱贫致富的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成功保证。其次,红色文化映照了党引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初心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9]。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是党在各个时期富于战斗力的原因所在,这就要求贵州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要始终牢记消除贫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切实高效地发挥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其三,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对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这个主体作用体现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要发挥好脱贫致富的中流砥柱作用、普通党员同志必须要发挥好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各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则必须要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追求“脱贫致富”,从而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也正是由于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能为作为主体的人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意识形态保障,它所蕴含的先进意识和革命斗争精神能有效地促使当地人们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从而开拓脱贫攻坚新局面。

      2.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注入了脱贫攻坚的资源内容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10]这启示我们,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要首先立足“内容为王”的区域资源优势,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包括文化资源。对于广大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作用与价值尤其突出,是富含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文化富矿”,从而为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丰富的资源内容基础。首先,红色文化是现代国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文化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其次,由于包括贵州民族地区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那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绿色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明了贵州民族地区是一座具有丰富绿色生态资源的“经济宝库”。其三,贵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也十分丰富,如节庆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等,这种“人无我有”的民族特色文化优势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优势。因此,对于贵州民族地区而言,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其追求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天然政治优势,探索“红色文化+”的发展思路,走以红色为主、绿配红与特配红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发展路子,把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等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文化+”的复合型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贵州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共赴小康。事实上,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就是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就是绿色生态需要和旅游休闲需要。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恰好构成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基础,也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而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抓手。

      3.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提供了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法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1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属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贵州民族地区要打赢新时代的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需要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观照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生成过程,一方面它印证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在艰窘困厄的革命历程中所展现的“革命理想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12]精神。立足当下,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所以异常艰巨,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发展信心与斗志。因此,脱贫攻坚首先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紧紧围绕“扶志”来做文章,不断激发和强化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心与斗志,唤醒和点燃其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热情与动力,从而帮助其实现“脱贫致富”的历史跨越。另一方面,摆脱贫困需要智慧,而培养智慧的根本之策在教育、学习和培训。透视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即可发现,无论是贵州民族地区的红色革命遗址、红色革命遗迹、红色革命场馆,还是贵州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歌谣、红色文化标语、红色文化艺术等,无不映射着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元素的影响,而这种先进性当然是需要通过教育培养、素质提升、智慧熏陶才可以体现出来的。因此,针对当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之现状,要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待机传递的根本途径,重点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同时,积极加强加强科技下乡与技能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开展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贵州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坚定红色文化自信,走一条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脱贫新路。所以,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提供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脱贫攻坚工作方法价值。

      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创新路径

      (一)保护留存好贵州民族地区红色资源

      保护是传承与开发的前提。作为红色文化富集区域,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与持续发展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贫脱贫工作。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需要积极守护红色家园,留存和传承区域红色文化,不断激活红色文化背后的攻坚克难精神,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精神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党和国家有关红色旅游规划和革命文物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贵州省也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加强贵州省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意见》等文件,这让全省的大部分革命文物、遗址和遗迹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改建和扩建。如遵义会议会址及附属陈列馆,经过多次修缮、改建或扩建,受重视和保护程度大大提高。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又先后对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等等多处革命遗址进行了发掘、维修,不断丰富展示内容,从而更好地丰富贵州红色文化的资源内容体系并充分发挥这些红色文化遗址的新时代价值与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贵州省利用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长征遗产保护的支持,实施了“长征——红色记忆保护工程”,计划建造贵州的国家长征主题文化公园,并积极争取将区域内多处红军长征遗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贵州民族地区应积极争取和完善相关政策规划,守护好自己的红色家园,从而把区域红色文化保护留存下来,夯实红色革命精神的物质支撑。

      (二)鲜活传播开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

      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革命理想主义、革命集体主义的精神写照和精神动力。在攻克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战时,需要充分传承和弘扬好红色精神。而为了有效地弘扬和传承贵州民地区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就必须适应数字网络生态,采用现代新传播科技,不断创新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方法与路径,从而让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得以鲜活传播开来。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与提供者”[14]的原则要求,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与“联通一切”的客观事实,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这个“内容王者”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注重与现代传媒技术的融合及其数字化转化。以人民日报2017年推送的建军90周年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为例,短短7天就“圈粉”无数,用户浏览量达10亿以上,这也因此成就了一个红色文化与传播科技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2018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融通多媒体资源”“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所以说,要加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发与传播,必须通过VR、AR、裸眼3D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采用,开发和建造一些具有高度开放性、远程观赏性、实时互动性的“红色文化网上纪念馆”或“红色文化融媒体聚合平台”,推出一批具有反映红色文化内涵与红色革命精神的新型文旅产品或纪念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传播对象和受众群体的差异化和多层次性需要,从而实现让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鲜活起来”“转动起来”和“红火起来”的目标,让红色文化披上新时代外衣、直抵新时代人心[15]。

      (三)发展繁荣好贵州民族地区红色经济

      要啃下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产业脱贫。只有通过产业脱贫,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为此,贵州民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红色经济及其附属经济产业,探索“红色文化+”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所谓“红色文化+”,就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生态”“红色文化+农业”“红色文化+民族”“红色文化+大数据”等复合型经济产业。贵州经过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主打“红色文化+”的红色经济产业化发展效果十分显著,省内外影响也越来越大,年接待人数和年综合收入持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据贵州省文化与旅游厅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就当前贵州全省的红色经济发展现状而言,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红军为主,红二、红六军团为辅的“一线两翼”的“红军长征在贵州”红色旅游发展主格局,同时辅之以贵州革命先驱文化、贵州抗战文化和中共贵州地下党斗争文化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加快了贵州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进程。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领域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大改善了贵州“红色文化+”的经济发展条件与环境,贵州红色文化繁荣发展的势头良好、前景光明。

      三、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典型样本与案例经验

      (一)甘溪红色样本

      位于我国贵州省石阡县西南部的甘溪乡,全名甘溪仡佬族侗族乡。在民族成分上,甘溪乡是一个以仡佬族、侗族和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甘溪在内的黔东北地区都属于我国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高山峡谷遍布,土壤贫瘠不堪,交通十分不便。在文化构成上,甘溪既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又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先遣队在这里遭遇湘、桂、黔敌主力,发生了著名的甘溪战役,曾有四五千名红军将士的鲜血洒在这片热土,为红军长征的开端书写了壮烈的一幕。由萧克将军题写的“甘溪死难烈士纪念塔”现在是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经甘溪陈氏祠堂改建而来的民族博物馆,将本地区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展现出来,将错落别致的古村古寨保护开发起来。此外,境内风景迷人、生态保存完好,“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也被誉为“梵净山姊妹山”的佛顶山坐落其中,2016年佛顶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该乡几乎全靠农业支撑,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非常少,而境内山高谷深、群峰叠嶂、土地贫瘠,可供利用的农业用地又十分稀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5亩,且主要是陡坡耕地,属于全省100个极贫乡镇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和贵州省的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大战略下,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扶贫单位的支持帮助下,甘溪乡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优势,传承攻坚克难的红色革命精神,不断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的复合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持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贫困户收入和生活水平。2018年,甘溪乡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努力前行,奋发有为,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巨变,经济社会向好发展,顺利地实现脱贫摘帽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二)土城红色案例

      位于我国贵州遵义市习水县的土城镇,是一个有着七千年发展历史的黔北古镇,也是红军长征时期四渡赤水战役的发源地。尽管土城镇并非民族乡镇,但汉族与黔、川各少数民族长期交流杂居,虽无民族地区之名,却有民族地区之实。近年来,土城镇在国家的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的强力推进下,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创新示范区,主打红色经济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土城”现象。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和繁衍生息的土城,是赤水河上“黄木出山、川盐入黔”的交通隘口,素有“川黔锁钥”之称谓。元末明初,因镇民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土城墙,故有“土城”之名流传至今。土城镇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土城古朴、神秘的古镇人文景观,秦币、汉砖、古陶、汉墓、宋酒窖、古船帮、老盐号、明代军事屯堡文物古迹众多;古渡、老墙、茶馆、石板街、吊脚楼、牯牛船、老榕树古风犹存;龙灯、花灯、狮灯、秧歌、龙船调、川戏玩意、船夫号子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红军长征时期,土城是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发轫地和主战场,誉为“长征路上的红宝石”、“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驻习水,在土城镇青杠坡浴血奋战后从土城渡口挥师西渡,谱写了“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篇章,现保留着12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土城镇又着力打造了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围绕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这个核心,所倾力打造的一个“红色文化+”博物馆建筑群,具体包括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战地医院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总参谋部旧址、青杠坡战斗遗址以及反映地方特色的赤水河盐文化陈列馆,土城古镇博物馆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土城镇利用2009年四渡赤水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契机,通过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的设计打造与传播开放,年均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014年,土城镇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2016年又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景区”,“红色土城·灵性古镇”已成为土城的推介名片。[16]土城镇通过以土城红色景区为抓手,探索发展“红色旅游+”的复合型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土城古镇已经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过程中,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这种红色文化所凝练的崇高理想信念、不畏惧艰难险阻和勇求革命胜利的豪情壮志与红色精神,为今天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十分丰厚的原料与养分。蕴含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贵州民族地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历史伟业中,高度重视和挖掘红色文化在攻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这个坚中之坚的重大价值,通过积极守护红色家园以让区域红色文化保护留存下来、传承红色精神以让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开来、发展红色经济以让红色文化繁荣发展起来。石仟县甘溪乡、习水县土城镇等一批脱贫摘帽和发展致富的典型案例启示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是助推贵州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广大民族地区夺取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同步小康梦的重要路径。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论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寄托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梦想,浸润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沉情怀。为大家带来的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论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十三五 规划建议指出: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 打土豪、分田地 ,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 脱贫困、奔小康 ,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2、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 硬骨头 、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依然是我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近3000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而且,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增收难度不断加大,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是难啃的 硬骨头 。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2014年,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集中,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 两低 情况,自我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贫困村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发展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村中,6.9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自然村中,33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贫困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建档立卡户中有652万户饮水困难,580万户饮水不安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贫困县的存贷比普遍在40%左右,储蓄外流严重。

      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特惠支持不足问题依然存在。现有政策部分落实不到位、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行业支持缺少特惠、工作责任落得不实、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过去贫困面大,一项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许多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越过温饱线。现在,贫困人口大多数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仅靠自己很难参与发展进程、享受发展成果。

      3、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同志指出, 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 十三五 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

      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 扶持谁 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

      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论文

      扶贫工作作为党的富民政策的组成部分,作为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全党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要继续抓好扶贫工作。因此,如何搞好扶贫工作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宋家垭村的剖析,找出贫困地区贫困的成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南漳县薛坪镇宋家垭村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4元的贫困村,辖7个村民小组,1 2 5户,586人。

    过去这里传着一句顺口溜,是对这个地方的一个真实写照: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粮靠救济,油盐靠鸡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宋家垭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给了各家各户经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l来了,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里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力十分低下,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据统计,宋家垭村年人均纯收入19 8 9年只有156元,经过市民政局两年的扶持,1990年为187元,1991年达到了214元,仍比全县年人均纯收入493元的水平低43.4%。

      一、成因浅析

      调查表明,造成贫困地区长期贫困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其自身内部的原因。从宋家垭村贫困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相互交织,共同促成。

      1、自然资源贫乏。宋家垭村地处山区,位于南漳县西部,平均海拔800多米,耕地面积678亩,人均耕地只有1.1亩。这里资源贫乏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山上没有砍的。这里虽然山场面积大,但是山上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没有土层,长不成大树,只有一些灌木生长在石缝之中。二是地下没有挖的。据地质技术人员勘探,这里没有重要的矿藏可挖。三是耕地贫瘠。这里的耕地一部分在山沟里(当地叫冲),大部分分布在半山坡,是用石块垒起来的梯田(当地叫架子田),土层很薄。这种耕地既不保墒,也不保肥,更不保温,粮食产量极低。尽管近年来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良种、化肥,地膜,但年亩产粮食一直在700斤左右徘徊。四是水源十分缺乏。宋家垭村无水源,庄稼需水和人畜饮水全凭老天恩泽。近年来我市民政局拿出2万多元帮助村里建了近百口蓄水池,缓解了人畜饮水的矛盾,但对庄稼旱期灌溉却无能为力。若是风调雨顺年成尚好,若是遇到灾害,粮食就会减产或绝收。前几年曾多次在玉米扬花压米的关键时期出现 卡脖子旱 ,致使好端端的庄稼大量减产。

      2、交通运输不便。产品能不能转化成商品,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交通运输。如果交通运输不发达,产品运不出去,永远实现不了它的商品价值。宋家垭村恰恰是在这个环节上存在问题。这里地势高、山多,125户人家分散居住在几十座山坡上和14条沟沟洼洼里,往往是一座山一个洼就是一户人家。通往各家各户的路都是羊肠小道,行走十分不便。1组3户农民住在海拔1200米的高岭寨,那里山高坡陡,道路更难行,全村农民运输全靠肩挑背驮。最远的几户,到村委会交售定购任务粮或买化肥,要用背篓背三、四公里,翻越六、七座山,走两个多小时。冬、春大雪封山后,农民们不能出门,只能呆在家里。由于交通不便利,这里山上生长的柿子、核桃、白果、樱桃、香椿、薪柴等土特产无法运出上市,白白地被烂掉或自己消耗了另一方面,外面的商品信息也很难传播到这里,使这里变成了 世外桃源 。

      3、商品意识淡薄。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品意识淡薄。他们没有经商或从事商品生产的欲望,总是停留在 养猪为过年;养鸡弄几个油盐钱,种田求个肚儿圆 这个旧观念的圈子里,不敢大胆突破。如宋家垭村有这么两个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是各家各户每年杀猪以后,不是拿一部分到市场上去销售,变成现金,然后用于生产投入,而是分割成若干块,用松烟熏一熏保管起来,留着自家慢慢吃。宋家垭村每户每年平均熏猪肉200多斤,最多的户有400多斤,使资金不能快速周转,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二是农忙以后,青壮年劳力不是出去找活路,跑生意,搞副业,而是呆在家里享清闲,好端端的劳力和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4、产业结构单一。

    贫困地区农民往往不注意因地制且调整产业结构,传统的种田顾肚子观念很难改变,这是造成其贫困的一条重要内因。据统计,宋家垭村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毛收入)为19.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1.45万元,占58.4%;林、牧、副业收入8.16万元,占41.6%。集体有一个由市民政局扶持的粮油加工房和一个小商店,个体加工和商店是个空白。桑蚕生产按说是宋家垭村一个占地少、收益大、见效快的经济项目,但在这里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各家各户只是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栽了少部分桑树。全村今年春、夏、秋三季养蚕才60张,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今年市民政拿出资金4430元,购买了1.5万株桑树苗和320棵速成白果树苗,让村里发展桑园和白果园。开始农民们还不乐意接受,舍不得拿好田,后经工作队员反复宣传,部分农户才算拿出了5分当家田种植桑树和白果树。

      5、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这是造成贫困的一条外部原因。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由过去的集体经营,变为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这就要求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化服务与之相配套。但目前贫困地区的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不能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据调查,目前少数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向农民群众征收过多,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较少。如宋家垭村每户每年向镇兽医站交5元钱家畜家、禽防疫费,但兽医站却不发防疫药,不打防疫针。农户的家畜、家禽生了病,兽医站从不过问或治疗,即使费力把他们请来,还要交医疗费。一组农民刘高峰家养有一头80多公斤重的肥猪和一头老母猪,由于畜医站未发防疫药,未打防疫针,生病后又无人治疗,结果今年上半年得病后杀了一头,下半年另一头只差三天就要下仔的老母猪又病死了。刘高峰今年仅此一项就损失700多元,他的爱人还大哭了一场。另外,农民急需的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也很难买到,出售粮食、蚕茧不能完全领到现钱,存在打白条现象,农业生产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6、文化教育落后。文化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的一个通病,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即人起着掌握生产工具、改造劳动对象的重要作用。人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只有依靠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目前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富裕的农村。这里农村没有电影、电视看,没有收音机和广播听,书报杂志也很难看到,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

      村办小学师资和教学条件也差,一、两个民办教师带七、八十个学生,一、四年级合一个班,二、三年级合一个班,两个老师既带语文,又带算术,其它课程只有砍掉。由于教学条件差,学生升学率极低,大部分只能读个小学。据统计,宋家垭全村586人中,高中毕业钩有14人,初中毕业的有4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80人,文盲、半文盲为216人,占总人口的45.5%。村干部的文化结构也极不相称,全村6名干部中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名,另4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很难想象,象这样文化教育状况的地区,怎能快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二、对策展望

      如何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道难题。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联结民政、财政、科技、供销等众多部门,并且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企于短期内即达目标。针对上述分析的原因,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扶贫工作责任制。

      实践证明,搞好扶贫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进一步体现党的宗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政治大事;是落实党的富民政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稳定农村局势的实际步骤,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经济任务。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具体讲,其一,要成立扶贫工作常设机构,配备素质较高的干部,组织协调扶贫工作,研究、交流扶贫工作方法和经验。其二,建立扶贫工作责任制,坚持采用派驻扶贫工作队和工作组的有效形式;实行对口承包,不脱贫不脱勾,并具体规定一些奖惩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人。其三,要组织和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帮助扶贫工作。

      2、制定扶贫规划,确立扶贫目标。

      要想使贫困地区改变贫困面貌,首先必须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选准主攻方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规划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体规划,即通过扶贫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达到的总的目标;二是年度规划,即每年所应实观的目标;三是各项具体规划,如人才培养规划,科技兴农规划等。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地实践证明,凡是制定了一个好的规划的地方,那里的扶贫效果就明显。反之,若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人一套搞法,其结果只会是年年扶年年贫,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贻害无穷。

      3、扶本、扶智,增强造血功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有两条: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长期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扶贫工作,国家拔出了大批救灾、救济款物,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一个值行注意的问题是,在扶贫过程中,由于对人才与技术的开发与扶持不够,其结果是:
    救济年年搞,年年不温饱,专靠钱和物,穷根断不了。

    这说明光靠输血只能维持生命,只有传授技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健康成长。扶贫工作必须抓住 扶本扶智 这个根本。扶本扶智就是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苦干实干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发展教育,输入信息,更新观念,改变人的愚昧状况;就是要向广大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传授一技之长,发展生产,使他们获得脱贫致富的实际能力。

      4、分清贫困户类别,因人施扶。

      我们在调查中发观,虽然一个村是贫困村,但穷衬里也不乏富裕户。为什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下,却有穷有富呢?这就需要对贫困户进行分类,再分析原因,最后因人施扶。目前农村贫困户按其原因来分,大致有如下十种类型:(1)缺劳力型,(2)缺资金型,(3)缺技术型,(4)缺门路型,(5)经营无方型,(6)痴呆傻弱智型,(7) 孤老(小)型,(8)懒惰型,(9)家大口阔型,(10)天灾人祸(包括疾病)型,等。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扶持办法。如对缺劳力型户,我们就要发动同村同组农民义务帮工,并减免其义务工,帮助他们发展食用菌,桑蚕、家禽等轻体力、技术型、收益大的生产项目。对懒惰型户,一是要扶志,即帮教立志,使其克服好逸恶劳的恶习。二是制度约束,防止其外出乱跑。三是诚心帮助,解决其具体困难。对天灾人祸和患病致贫型户,政府和集体要及时扶持资金和物资,给予救济,使其增强抗灾自救的能力,尽快恢复生产。

      5、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控制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贫困地区能否最终脱贫致富的关键问题。在贫困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要尽快控制住。不能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要采取措施,克服近亲生育、人口素质下降的倾向,避免痴呆傻和弱智等新的贫困因素再生。如果贫困地区不把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抓好,即使我们的财富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但有相当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吃掉,结果仍旧摆脱不了贫困,达不到小康。特别是我们农村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要把好第一关,坚决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为控制人口做出积极的努力。

      6、跳出 以粮为纲 的圈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病根。贫困地区要彻底摆脱贫困,普遍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的艰巨任务。以选择发展具有当地优势的产业为目的的调整,是扭转贫困地区经济恶怀循环的一大工程。如宋家垭村人平只有1.1亩地,种粮食充其量只能混个肚儿圆。若充分利用当地荒山坡地,大力发展优质烟叶,茶叶、桑蚕、板栗、核桃,白果、杜仲、枣皮等收益大的经济项目,再辅之以其它工付业项目,尽快脱贫致富是不成问题的。

      7、发挥上级和基层两个积极性,启动内在活力。

      区域贫困、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制定了许多扶贫的优惠政策,上级每年把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投放到贫困地区。这有它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即从客观上助长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此,扶贫工作必须注意把上级政府扶贫的积极性与当地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农民脱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把扶贫工作单纯看作是上级政府的事,而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和部门处于应付被动地位的状况。当地政府及其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民及时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同时应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杜绝乱摊派,减少不合理的收费,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会价值和伟大意义
    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论文

      网络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社会主义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思路,是践行共同富裕走向共产主义根本理念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贫困地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是扶贫的一种新型思路,互联网+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正是 带进来,走出去 ,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合法的经营方式等入驻贫困地区,滞销的农副产品,贫困地区的本相,特有的生活方式等走向外界。互联网+是一根信息的纽带,互联网+是一个交通的枢纽,互联网+是一座沟通的桥梁,让贫困地区和外界手牵手,心连心,互相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脱贫。

      互联网+扶贫,具备深远,积极和重大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改革进程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贫困问题大多交织着教育、医疗、生态、民生等因素,特殊的地貌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无不影响着贫困地区的发展,滞后的教育水平和落后的医疗条件同样制约着贫困地区的转型。因此,很有必要以互联网+的方式推动扶贫,精准扶贫,对准要害,各个击破。

      互联网+扶贫,功能强大,意义重大。尤其对于政务互通,教育跟进,医疗改革具备重大的,积极的效果。政策上按贫施策,精准透明,教育上引进知识,精准辅导,医疗上同步更新,精准实施,是打好脱贫攻坚的堡垒战,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

      互联网+,是政务互通的信息纽带。

    互联网+政策 ,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决策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透明度,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这有利于群众和企业办事,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推进互联网+,有助于 坚持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 , 创新扶贫,协调扶贫,绿色扶贫,开放扶贫,共享扶贫 , 调研基层,明确扶贫方向,实现科学治贫;包保分户,强化责任落实,实现精准扶贫;编制计划,制定具体措施,实现有效脱贫 等政策思想落地生根。推进互联网+,有助于推进创新发展,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生产力,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围绕创新学习进行优化,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用政策倾斜,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推进互联网+,有助于基层政府推进协调发展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思想和方针,有助于精准扶贫,按需扶贫,按贫定策,有助于打好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实现资源配置倾斜,管理倾斜和关注倾斜,是改善贫困地区基础现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

      推进互联网+,加强政策引导,管理引导和关注引导,扶贫工作方向清晰明了,开展起来井然有序,整体效益日渐分明。政府同部分定向扶贫企业扮演着很重要的引导角色,在这方面任重道远,仍需砥砺前行。

      互联网+,是教育跟进的交通枢纽。

    互联网+教育 ,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和人文理念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特别于贫困地区,在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帮助贫困儿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养成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教育和培养脱贫攻坚的接班人。同时, 互联网+教育 ,也是 带进来,走出去 思想理念的践行,不仅可以帮助提高贫困地区的教学水平,还可以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按需学习,获取有益于自身的有价值的知识;先进的养殖方式,先进的产业道路,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方式,自我学习意识等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交通枢纽走向贫困地区,并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助力贫困地区的生产和发展,助力脱贫。

      推进互联网+,有助于实现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对教育资源和教育思维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有助于贫困地区的群众进行的思想解放和自我认知。推进互联网+,有助于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学习从主动到被动,从根本意识上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推进互联网+,有助于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从扶助到互动,困难群众在潜意识里主动脱贫,志于致富,同基层政府互动交流,献计献策,深入贯彻脱贫意识,全面推进扶贫工作。

      推进互联网+,加强教育引导,互动引导和自我学习,扶贫工作首先从意识上得到群众认可,脱贫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引导,通过交流,通过互动,在知识方面日益更新,在产业方面逐步模仿创新,扶贫工作才会日有成效,才能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推进互联网+,推进 互联网+教育 ,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政府的扶贫滞后思想和困难群众的自主脱贫理念,广大的共产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先进的东西带给贫困地区,把特色的东西带向外界,实现共同扶贫,共同致富。

      互联网+,是医疗改革的沟通桥梁。

    互联网+医疗 ,有助于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 堵点 ,打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医疗资源、医疗配置、医疗技术的落后均可以通过 互联网+医疗 进行弥补和提升。对于扶贫工作,要让贫困从思想上脱贫,更要让贫困从身体上脱贫, 互联网+医疗 正是扶贫的关键所在。

      推进互联网+,有助于全方位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打破地区和思想壁垒,实现贫困地区人人知预防,人人晓治疗;推进互联网+,有助于贫困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逐步向外界医疗水平靠齐,有益于困难群众的 身体脱贫 ,良好的身体是进行脱贫革命的本钱。推进互联网+,有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现状和困难群众的医疗认知,基层政府和困难群众对于医疗在潜意识里落地生根,治小病,防大病,对于疑难杂症,第一时间求助外界先进医疗机构将成为贫困地区的常态化医疗状况。

      推进互联网+,是贫困地区医疗改革的重要使命,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困难群众在思想上主动脱贫,身体上同步 脱贫 ,两者结合,有心有力,结合政府和定向扶贫企业的扶贫动作,在医疗改革中扶贫,在扶贫中改革医疗,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推进路线。

      推进互联网+,推进 互联网+政策 ,推进 互联网+教育 ,推进 互联网+医疗 ,均有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有助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扶贫政策思想方针的贯切落实,有助于贫困地区从根本意义上脱贫,是扶贫工作方向的不二选择,是扶贫工作前进的正确道路。


    推荐访问:攻坚战 脱贫 打赢 意义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