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2010年5月14日大余县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赣州市大余县天气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2 04:47:42 点击:

      摘要 使用2010年5月13日各层(850、700、500 hPa)天气图、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特点、影响系统分析、数值预报分析大余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大余县大暴雨产生在500 hPa高空低槽东移和中低层切变线南压的环流背景下,在大余县中低层上空有较强的风速辐合。
      关键词 大暴雨;天气过程;江西大余;2010年5月14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30-012010年5月13日20:00至5月14日20:00,受中低层切变线、低涡和地面倒槽影响,大余县出现了汛期以来第2场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发生大暴雨,主要降水集中在中部以北地区,以县城降雨量最大,达到152.8 mm。
      1 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特点
      决定暴雨是否发生的主要因子是大尺度的气象环境场。因此,环流形势是暴雨预报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1.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而强盛,沿海副高的主体非常宽大,588线北界一直位于华南沿海地区,脊线稳定维持在16°N左右,江西省汛期连续暴雨期间,有70%的副高脊线位于16°~23 °N。副高西伸脊点偏西,一直在100 °E以西。副高偏强和有利的脊线位置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稳定的强水汽输送条件[1]。
      1.2 西南季风暴发及低空急流强盛
      印度季风低压的发展加强,引起一次强烈的西南季风暴发。随着西南季风暴发,南亚西南季风不断往下游地区扩展,形成一支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低空急流是动量、热量和水汽集中带,急流附近极大的水平和垂直风切变有利于促发中小尺度系统的发展,风速极大中心前对应强大的辐合上升运动中心,有利于激发强降水,为暴雨形成提供水汽输送、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2]。
      5月13日20:00中低层西南气流达12 m/s,到5月14日8:00急流强度有所增强,850 hPa西南风速增加至16 m/s,急流轴位于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到赣州一线。由于地形作用,东部武夷山地区迎风坡处于较强的风速辐合区当中。急流轴随着系统移动有所东移南压,较强风速辐合区也有所南移,大的降雨中心也随之南移[3]。此次暴雨的落区正好是在西南风速辐合最大区中及700 hPa急流轴附近,850 hPa急流轴左侧。
      2 影响系统分析
      这次过程的天气系统配置属于汛期典型的暴雨或大暴雨形势:高空有低槽东移,中低层有切变、低空急流,地面有静止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西南季风的存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背景条件,而最终促使连续性暴雨发生发展的天气系统则是活跃的高空低槽东移、850 hPa切变线以及地面静止锋[4]。
      2.1 高空槽东移
      5月13日20:00在80°~95 °E有一横槽,另一高空槽北支段位于内蒙古至陕西一线,南支段位于宜昌至昆明一线。5月14日8:00横槽不断分裂小槽补充到位于内蒙的高空槽中,等温线位相落后于等高线,槽前为暖平流,槽后为冷平流,此槽在东移的过程中强度逐渐加强,移动速度缓慢,南支槽较北支槽移动稍慢,5月14日20:00低槽位于武汉—郴州—梧州一线,赣州市正处于槽前西南气流旺盛区,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至大余县上空,此时大余县降水强度开始加大。5月14日8:00南支槽东移过境,在高空槽东移期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在15°~16 °N,有利于大余暴雨的形成[5]。
      2.2 中低层切变与低空急流
      这次过程中低层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和低空急流。从5月13日20:00 700 hPa形势场可以看出,在长江中下游的切变有2个低涡中心,分别位于四川西南部和湖北中部,同时在850 hPa上空低涡位置较700 hPa稍偏南,位于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处,切变位于安庆—武汉—贵阳。随后,低涡逐渐东移南压,到5月13日20:00 850 hPa低涡中心东移至江西北部与安徽省交界处,切变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江西中部、湖南中南部到广西北部,700 hPa切变较之偏北,位于江西北部—湖南北部,赣州市处于850 hPa切变南侧12 m/s西南急流强的辐合区中。
      2.3 地面静止锋
      随着高空低槽东移和切变南压,地面静止锋南移。5月14日8:00静止锋移至大余上空,中高纬不断有小股弱冷空气扩散下来,由于南面暖空气势力强盛,整个暴雨过程期间,这条地面静止锋在上空维持,时间长达48 h之久,冷暖空气辐合造成强降水[6]。暴雨带始终维持在静止锋北侧,直到5月14日8:00静止锋才开始缓慢南压,强降水过程结束。地面静止锋在大余县上空滞留,促进不稳定能量释放。
      3 数值预报分析
      3.1 欧洲数值预报分析
      5月13日20:00 700 hPa风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余县上空SW急流增大明显(最大风速为18 m/s),且位置略北抬。切变线、湿舌(中心)正好在大余县上空,从850 hPa风场上看,切变也在大余县上空。
      3.2 北京T639数值预报产品
      5月13日20:00 T639数值预报00:00—6:00降水预(下转第232页)
      (上接第230页)
      报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强暴雨中心从大余县经过,并且有持续6 h的中心过境时间,只是T639预报暴雨中心过境的时间为5月14日12:00—18:00,而实际过境时间是5月14日8:00—14:00。
      4 结语
      强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季风的暴发和西南急流的建立和维持,不断提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是产生此次连续性暴雨最有利的环流背景。高空低槽东移,低空急流,地面静止锋是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暴雨区始终集中在风速辐合最大处和地面静止锋的北侧。特殊有利的地形使辐合上升运动进一步加强,对大暴雨起到重要的增幅作用。
      5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4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 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74-175.
      [3] 欧阳首承.天气演化与结构预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89-119.
      [4] 江新安,高明华.伊犁地区汛期一次强降水天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5(z1):29-31.
      [5] 刘春风,徐欢,柳宏英,等.一次中天山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4):17-21.
      [6] 阿提坎木,阿布力米提,吐逊江.克州地区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5(6):11-12.

    推荐访问:大余县 天气 过程 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