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搞笑短信 > 正文

    鏖战襄阳2.5最强英雄【网络兴起:英雄鏖战中关村】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53:09 点击:

      1994年底,张树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由此了解了美国一家Internet接人公司。   那一刻,互联网这只“蝴蝶”飞进了她的心里。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一个比她正在做的传呼机大上许多倍的生意,更重要的是,这在当时中国是一个可以从“鱼头”吃起的全新行当。
      1995年初,张树新把全部家当抵给了银行,到手1500万元人民币,以700万元注册了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于是,1996年早春的一天,北京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竖起了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网络业的一个纪念日。此时,距1994年4月20日NCFC(国内第一个示范网络)接人Internet还不足一年,被视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其科技人员大多连电子邮件的账户都没有。瀛海威迅速开了个电子邮件商务中心,把电子邮件和电脑、modem一起搭配出售,赚取了入行后的第一桶金。
      做着做着,张树新有了更大的想法――自己建物理网。她先到中国电信租用了DDN(数字数据网)专线和所有的电话中继线,然后购买设备、路由器、系统软件等,组建了一个与中国电信并列的互联网络系统。张树新与丈夫一起设计出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是挂在中科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网络,是当时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进入瀛海威时空,你可以阅读电子报纸,到网络咖啡屋同不见面的朋友交谈,到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还可以随时到国际网络上漫步……”登陆瀛海威的用户必须登记在册,并需缴纳一笔入网费。这基本上是“美国在线”早期模式的翻版。
      张树新扛起了网络的大旗,瀛海威铺天盖地的广告也让普通民众逐渐认识了互联网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
      “当时,为了免费上网,很多人在瀛海威门口排队,风雨无阻。”这样的场景,已经深刻在很多老网民心里。但最后,瀛海威却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的第一个悲情故事。1998年6月,由于亏损严重,并且后继资金匮乏,大股东与张树新产生冲突,张树新宣布辞职。当这位业界女强人走出瀛海威时,神情恍惚,此刻正值日渐西斜时。
      外界总结了瀛海威失败的原因,比如曾耗时3年,耗资千万打造的容200个网页、500幅图片、10万多文字于一题的“网上延安”,这种如今很常见的网络“专题”在当年却遭遇了点击率的“滑铁卢”;还有花巨资集合大量精英开发的“网上缴费系统”当时根本无人问津等。
      1997年至1998年间,瀛海威从鼎盛逐渐走向没落,与此同时,一大批年轻人带着梦想与憧憬踏上了中国互联网的征途。
      1997年5月,一个名叫丁磊的宁波青年敲开了时任电信广州数据分局局长张静君的大门,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他那份关于丰富Internet内容的建议书,并成功说服张静君给他即将创办的网易公司提供办公室、服务器和线路。
      1998年年初,张静君在丁磊创业资金即将结束的时候和他签订了一份163电子邮局的系统解决方案,这套方案连硬件、软件系统一共卖了119万,其中硬件成本就需要100万,因此,丁磊并无多少收获。但这个样板工程一出,网易的生意开始好了起来,其他城市的电信数据分局纷纷上门拜访,要买网易的免费电子邮件系统。
      丁磊的成功带动了很多人,一个叫马化腾的年轻人决定自己开公司,取名腾讯。几乎在同一时间,自称“如果说方正只有一个高级程序员,那就是我”的周鸿帏也决定自己干,注册了一家公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3721。
      就在年轻一代崛起的同时,中关村的老一代程序员也在积极地投身互联网,他们中最有名的一个叫鲍岳桥。1998年3月,他和两名志同道合者凑了20万元,在北京上地的一家旅馆租了一个简陋的房间,不声不响地成立了联众。
      1998年,一头一尾诞生的两家公司都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品牌,一个是搜狐,一个是新浪。张朝阳这个有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中国互联网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CEO等诸多身份的男人,以高姿态出现在各类报纸上。随即一股海归潮汹涌而至。
      在那批海归中,当初最有名的是ChinaRen的三剑客――来自美国硅谷斯坦福大学的杨宁、周云帆和陈一舟。短短9个月,ChinaRen就名列全国前十大中文网站。更重要的是,此三人在今后的互联网中依然不断地“兴风作浪”,其中,杨宁和周云帆联合创办了日后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空中网,而陈一舟则成立了web2.0的代表性网站千橡公司。
      但以现在而言,有名可能得用“李彦宏第二,无人敢称第一”。1999年10月,李彦宏受旧金山领事馆邀请随留美学生代表回国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这次回国后,李彦宏说服他的朋友徐勇,和他一起创办了百度。
      此时的中国,网络是最时髦的名词。网站像田野的杂草一样疯长,北京平均每天诞生两家,COM公司。各种媒体的狂轰滥炸使得B2B、B2C、NASDAQ等字眼妇孺皆知,街头巷尾议论的是“注意力经济”和数字英雄们的光辉事迹,跳槽到网络公司成为当年最明智的选择和最时髦的工作方式,而北京希格玛大厦、嘉里中心还在以网络公司纷纷进驻为荣。
      互联网在2000年4月达到高潮。7月27日,亚马逊股票跌到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一代电子商务的典范亚马逊被拉下“神坛”!
      从这开始,持续走低的股市、裁员、并购,构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寒冬。
      当烧钱被迫转向求生的时候,先天不足的“超前企业”、“概念公司”暴露出了全部漏洞。管理混乱,竞争无序,付费网民的匮乏,社会信息环境滞后,行业自律协作薄弱,单打独斗的网站、电子商务公司战斗至最后一滴血。
      就连中关村的“卖水业”都挣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就在上网开始成为街头大妈口中的常用词的时候,网络淘金者们却满怀着疲惫和悲壮陆续撤离了矿场。那些动辄千万的闲散资金、数万家大大小小的网站、近百万熬夜加班的年轻人都消失了。他们被迫重新选择职业和生活。
      网站的遭遇绝对不能抹煞网络的价值。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在2002年元旦致词中说,互联网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对人类生活有用,因此它注定有光辉灿烂的前程。
      泡沫淘汰了投机者,真的勇士在严冬里前行。网民人数持续增长、网络应用走进家庭。随着第一批盈利网站的出现,随着宽带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络行业正在迎来掀起第二次革命的重大机遇。

    推荐访问:中关村 鏖战 兴起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