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重申短篇小说的写作伦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5 06:17:30 点击:

      鲁迅在论及短篇小说时,有一个精彩的说法:“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
      短篇小说正是在“一雕栏,一画础”中彰显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对此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短篇小说的症候,重新审视和尊重短篇小说的写作伦理,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优秀的短篇小说,应该充满叙述智慧和思想力度,同时又有着坚实的艺术审美,将生活中的人和事历史地、审美地认识、理解,化作自己的血肉和灵魂,达到作品的内在精神与审美品格的完美统一。作家在体验社会历史,感悟人生万象时,关键看是否具有认识和再认识,思考和再思考的能力,能够穿越生活的表象,在回眸的那一瞬间,能洞穿事物的真相与内核,能否抓住最核心最坚硬的,令你怦然心动的东西,这对一个作家来说至关重要。
      纵观近年来短篇小说的创作,单从数量上来看,短篇小说可以说是最多的。包括一些著名作家,像陈忠实、王安忆、阿来、韩少功、范小青、刘庆邦、苏童等对短篇小说的创作热情丝毫不减,也涌现出一些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错的作品。作家对人性内蕴的的审视和勘探,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体验,直面现实的精神担当和人文关怀,都达到了优秀短篇小说所应有的深度和力度,陈忠实的短篇小说集中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向度。
      对关中大地文化传统中的精神资源的开掘和对人心灵和信仰的呼唤,借以唤起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构成了陈忠实短篇小说的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精神指向。陈忠实超越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表层本身,从而进入到历史及历史人物的精神灵魂的探寻和叩问。他以饱满的精神驱动力把这一切体悟糅进了《一个人的生命体验》③、《李十三推磨》④等短篇小说中。在历史的伤痛与记忆中发掘寻觅灵魂深处的悠久沉思和不灭向往。这些名为“三秦人物摹写”的系列短篇小说发表后,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截取柳青在“牛棚”岁月中自杀始末的生活片断,深刻地描摹了柳青在政治与权力异化扭曲的潜流与漩涡中,痛苦迷茫,艰难挣扎的生存境遇及其精神状态。
      “柳青终于决定:自己消灭自己”。一开篇陈忠实便带人进入到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总让人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柳青准备用自己可行的方式向喧嚣纷杂的尘世告别。“他决定采取电击”。柳青上厕所有人跟着,训话有监视者,没有拴绳上吊,没有刀子刎颈,割手腕,没有绳子,没有农药,上吊不可能弄一撮毒性剧烈的老鼠药或杀灭害虫的农药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够消灭自己的手段,便是电击――房子里有电,这是必备的也不引人注意的照明设备”。陈忠实不厌其烦地交代柳青长时间酝酿实施确定的消灭自己的方案。这其实是一个痛苦灵魂在旷日持久的煎熬中,艰难的抗争与挣扎。柳青遗书有三句话:“我不反党不反人民不反社会主义。我的历史是清白的。这是我反抗迫害的最后手段。”他的遗嘱其实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柳青在批斗会上自报姓名时,宁可忍受拳头和脚踢。宁死不说按规定给他的定性:“我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黑作家柳青”。他重复道:“我是作家,又是党员,我必须对党实事求是地发言。”别人高声大调表决心放“卫星”,紧闭着一绺黑胡须的嘴唇一言不发。柳青就“瞪着黑眼珠抿嘴不语,搭在膝头或夹在两膝之间的手就抠起来了”。拒不就范、不表态。柳青内心背负痛苦压力挣扎着是否要说谎话,把指头抠得血肉模糊:“左手食指和中指的指甲盖周围,全是一片红肉,没有皮儿了,渗血仍然没有完全凝结,看来令人心头发�。”陈忠实在平易、平实的叙述中呈现出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和悲剧感。柳青无论遭受怎样的凌辱和欺侮,仍不放弃自己不可磨灭的良知、尊严、正义和信仰,甘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
      李十三是陕西地方戏剧碗碗腔秦腔剧本的第一位剧作家,他是嘉庆年间的人物。自五十二岁摈弃仕途试笔写戏,到六十二岁被嘉庆爷通缉吓得磨道喷吐鲜血,气绝而亡。李十三共写出了《火焰驹》等八部本戏和两部小折子戏,几乎被中国各大地方剧种都改编演出过,历经二百年而不衰。
      陈忠实说,他从剧作家陈彦的文章中知道李十三推磨这个细节时,竟毛躁得难以夜眠。写作这活儿,不在乎写作者吃的是馍还是面包,睡的是席梦思还是土炕,屋墙上挂的是字画还是锄头,关键在于那根神经对文字敏感的程度。他从李十三这位乡党在磨道里推磨的细节上又一次获得确信,是那根对文字尤为敏感的神经。
      在陈忠实笔下,李十三磨完麦子撂下推磨的木杠,又钻进那间摆置着一张方桌一把椅子一条板凳的屋子,掂起笔杆揭开砚台蘸墨吟诵戏词了,点灯熬油自我陶醉在戏剧创作的无与伦比的巨大快活之中,喝一碗米粥、一碗黏面或汤面就知足了。“皇上爷亲口说你编的戏是‘淫词秽调’,如野草般疯长,已经传流到好多省去了。皇上爷很恼火,派专使到渭南,指名要‘提李十三进京’,还说连我这一帮演过你的戏的皮影客也不放手……”这如同晴天霹雳!李十三甚至容不得他有思考的余地。在昏暗溟朦的渭北高原的黄土大地上,悲伤、忧愤的李十三从嘴里喷出一股血,如同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把天空映得一片通红。仿佛历史有意把他的愤懑和无奈定格凝固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这一幕永远留在读者心里不会逝去。李十三“他吐出最后一口血,仰跌在土路上,再也看不见渭北高原上空的太阳和云彩了”。沉郁、慷慨、悲壮,知识分子的风骨、灵魂跃然纸上。李十三贫困潦倒,安贫乐道,忠厚仁义,隐忍谦让的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李十三似乎就应当是,也只能是这个样子。无论从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李十三推磨》从容的叙事、细密的情节,以瘦硬质朴的语言,出色的想象力和精巧的构思,并且穿过历史的时空,最大限度地去逼近历史的真相。
      在我看来,作为短篇小说,对人物的审美就是对人物性格的审美。陈忠实对柳青、李十三的认识理解倾注了深挚的感情,表达了作家个体心灵的生命感受。深入人物和体验人物内心世界,洞悉并呈现了人物内心和事物的本质的真实,唤醒了他们生命的灵性,显示出作者已积累了相当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量。柳青、李十三坚韧、从容,真实的艺术力量,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陈忠实依据历史事实,向历史与人性深处开掘,从心灵介入历史,直面他们的生命之痛。在狭窄的经验尺度内,以精确、丰盛的细节建构饱满的心灵空间。在对人物精神意蕴的契合与拓展中,着眼于生命个体与历史强大的毁灭力量抗争中的悲剧性处境与命运,通过对个体自身遭际中精神创伤的冷峻逼视,来进一步探寻阐释生命意义和价值尊严,沛然而出一股生命的元气,挖掘和揭示的正是知识分子的风骨和人格,完成了一次历史对现实的激情叩问。
      《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李十三推磨》说的是真人真事,人名用的都是真名。文中出彩的细节都来自真实的生活。它带有想象的、理想的成分,这是柳青、李十三的性格及人格的外在表现。陈忠实精彩叙述使他们有血有肉地复活在我们面前,彰显了一个知识分子宿命中苦苦挣扎,对自由、尊严和清白的捍卫。这不仅仅是对柳青、李十三的祭奠,也是对那一代文人永远的祭奠!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柳青、李十三即使遭到重重磨难仍能保持骨子里固有的,不甘沉沦的的风骨、气节和精神,这正是中国千古文人所追求的不可磨灭的良知和理想人格。
      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李十三推磨》中的主人公柳青、李十三,都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在盖棺论定中的人物中抒发感情,既要顾及历史史实的真实,又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难免相互羁绊,让人小心翼翼、束手束脚,作不好反而破绽百出。陈忠实认为:“我领悟到对人物的刻画应由性格进入心理脉象的把握,即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人物的思想崇拜、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等因素,架构成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结构形态,决定着这个人在他生活的环境里的行为取向,是这个人物性格的内核,是这个人物区别于另一种人物的最本质的东西。这种独有的心理结构被冲击、被威胁乃至被颠覆时,巨大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及至达到新的平衡,这个人的性格就呈现出独特而新鲜的一面。我把它称为把握人物的‘心理脉象’,关键是要把脉准确。”陈忠实笔下承转自如,冷静理智,在典型的细节描写基础上,进行细腻的心理剖析,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完成真正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叙述。
      着眼于细节的个性化和细节的真实性,以及细节背后独特的、丰厚的文化心理意蕴的挖掘,这是陈忠实短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人物活动中,细节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呈现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的根本,折射一个人的性格的发展的脉络,从而决定着人自身的信仰与感情,心灵和生命,精神与灵魂,透过文化心理特征可以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生命的轨迹。
      《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精心截取最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陈忠实写柳青“抠手指”这种看似简单、平常、细微的神态动作,实则含义深刻,总是直逼人的良心。陈忠实没有直接写柳青内心的痛苦,却只是反复写“抠手指”这一习惯性动作神态,我们可以想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抗争的痛苦,绝望中的煎熬、压抑。我们仿佛窥见他内心的惊涛骇浪。这是身体对生命不可承受的伤害和一种迷惘的自虐抗争,一种个性化的无奈的自我控诉。这一细节是这篇小说的点睛之笔,使柳青血肉丰满地“活”起来。《李十三推磨》中“推磨”细节对我印象特别深刻,李十三贫困潦倒,把光景过到盆干瓮净的地步,田舍娃给他的二斗小麦,没有牲口,年届六十二岁的李十三不得不靠自己推磨,推磨是个枯燥又劳累,下苦力最重的活计。让人感佩的是,即便在推磨,李十三的心却在戏上:“那瘦削的肩膀摆动着。他抬起一只胳膊用袖头抹一抹额上脸上的汗水,不仅没有停歇下来,反倒哼唱起来了:‘娘……的……儿――’”李十三阅尽人世沧桑,世态炎凉,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在他看来,都被想戏、写戏、唱戏的幸福所压倒,所征服。民间大地上文人安贫乐道、乐以忘忧的嶙峋风骨,活灵活现,血肉丰满,仿佛李十三就在眼前。
      生动传神的细节光芒四射,让柳青、李十三在历史的幽暗中豁亮现身。种种内心的矛盾与对立,精神的艰难突围也在我们目前展现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能够最真实生动地把人物被遮蔽的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那一部分显示给读者。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叶灵凤曾经说,写短篇就是要“爽快的一刀切下去,将所要显示的清晰的显示出来”。其实“这一刀”就是“细节”。如同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如同点破窗户纸,从一孔可以窥见整个房间的。这样的小说的叙述因而更富有力度、深度和激情。去真切感受小说中那些细节带给我们的真实和力量吧。很多时候,认真揣摩和回味这些细节对心灵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不能不让我们从人物的内心深处体会到强烈的疼痛感,很容易走进小说里人物的心灵世界,并让我们在复杂的审美体验中,去经历一种真正的人生。
      真实的历史一旦淡出了记忆的视野,遁入历史的暗角。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被我们遮蔽已久的风化的事实,去打捞、叩问与反思,让隐匿的、未知的东西浮出水面。我们唯有通过文字和记忆来呈现与追问。我们庸常的生活太需要精神之光的照耀。《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李十三推磨》成了我们追溯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本,让我们重新思考知识分子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当下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从精神高地上撤离,人文精神大面积塌陷,身上有着一种沉疴已久的精神疾病:人格的残缺与精神的溃败。柳青、李十三的一生就是一部书,一部命运之书,一部既荣耀又悲怆的书,习惯于蝇营狗苟的我们在他们目前,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和反思。
      现在文学整个处于边缘化,人只要心中炉火不灭,就应该有仰望星空的激情。那么,文学就不会消亡,纯文学也不可能终结,短篇小说毕竟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精神力量,艰难地在逼仄的边缘地带探索和发展着,可以说短篇小说的前景依然是广阔的。陈忠实和他的《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李十三推磨》再一次向我们昭示这样写作伦理:短篇小说要在作品的思想深度、生活厚度、情感力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探究生活纷繁嬗变的深层本质,感应生存现场的整体脉动。短篇小说要把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个体和精神个体的存在,注重对人精神世界无限可能性的摹写、探索与开掘,把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注入其中,真实地逼近社会生活本质和核心,生命的血肉和肌理,不断丰富和拓展短篇小说的精神空间。
      (选用时略有改动)

    推荐访问:短篇小说 重申 伦理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