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年收“感谢费”十万,这个职业“人贩子”是否亵渎了爱心?:人贩子砍孩子手图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16:49:22 点击: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个家庭如果孩子出走,父母双亲必定焦头烂额、寝食难安,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也要在茫茫人海中,大海捞针般把孩子找回来。重庆綦江人李勇,急天下父母之所急,放弃经营多年的水果生意,以寻找、护送流浪儿返乡,收取感谢费为生。他顶着 “人贩子”的骂名,至今已帮助全国各地近500名流浪孩子找到父母,而且年收入居然超过10万元!
      这种赚钱牟利的“善举”是否合法?是否会得到政府认可,以及被救助孩子父母的理解?李勇的“新职业”,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争论。

      善心引发商机:
      水果贩决定靠捡流浪儿为生

      今年37岁的李勇,出生在重庆市綦江县永新镇。1994年,他和中江县姑娘张含结婚后,在重庆渝中区菜园坝火车站做水果生意。
      2000年8月12日晚,在火车站广场卖水果的夫妻俩,准备收拾摊位回渝铁村租居房休息,广场台阶上一个病恹恹的男孩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李勇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个12岁的男孩叫肖强,来自綦江三江镇,平时成绩不好,老师经常批评他,父母动不动责打他,一个月前他从家里逃了出来。由于风餐露宿,他突患重感冒并伴着高烧。
      李勇赶紧拿出苹果削给肖强吃,接着把他送进诊所输液,或许是他们的善良打消了肖强的戒备,他住进了李勇狭小的家里。几天后小家伙病愈,夫妻俩问清住址后给肖父拍了电报。第二天,肖父赶到重庆,抱着出走快两个月的儿子左看右看,然后放声大哭:“儿子,爸爸错了,再也不会打你了,你跟爸爸回家吧!”
      肖强父子团聚,流淌的亲情让李勇泪水漫涌。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十几年前自己流浪的情景。李勇生性机灵,上学后成绩非常优秀。进入初中后,他却认识了几个不爱学习的“哥们”,成绩一落千丈。初二寒假前夕,他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从家里偷出十几块钱,悄悄乘车来到重庆市区。身上的钱花光后,李勇饿得两腿直打飘,就拧开自来水龙头灌水充饥;晚上,则裹紧衣服躺在车站长椅上,由于重庆的冬夜严寒刺骨,他被冻得彻夜难眠。此时的他多么渴望有人来帮助他,让他饱餐一顿,给张温暖的床铺倒头大睡呀。
      几天后,一位好心的卖报老大爷收留了他,让他帮忙卖报。半年后,他攒下三百多块钱,决定回家看看父母。
      到了家门口,李勇怕挨父母责骂不敢进屋,一直等到晚上才溜到屋后窗子下偷听动静。透过灯光,他看到母亲愁眉不展、形容枯槁地背靠在床头,一边念叨着自己的名字一边叹息,父亲在一旁煎着中药,也陪着长吁短叹。“母亲身体一向很好,竟然因为自己出走卧床不起!”李勇的心被猛地扯痛了,他冲进屋内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向父母谢罪。望着失而复得的孩子,母亲挣扎着起来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她哽咽无语,泪水一滴一滴打到李勇身上。半年来,在漫长的期待和一次又一次找寻无果的绝望中,母亲流过多少次这样的泪水呀!
      原来,自打李勇出走后,父母放下农活,踏上寻找之路,足迹遍布重庆的主城六区,继而扩大到所属的荣昌、铜粱等所有县市。为筹集路费,父亲卖过两次血,母亲把陪嫁的金镯子当了,还欠下了两千多元的债务……得知这些事情,李勇陷入自责之中,也突然读懂父母对自己的厚重之爱。所以,时隔十余年后,看到肖强流浪街头,他毫不犹豫地收留他并联系肖强的家人。
      事后,肖强的父亲掏出一个塑料袋,面色凝重地递到李勇面前:“这里面是500块钱,是我这几年卖鸡蛋分分角角攒下来的,请恩人收下!”
      李勇深知父母寻儿的艰辛,当即严辞拒绝,并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更多的流浪儿童早点回家。”从此,他只要在街头遇到流浪儿,就先 “收容”在家,再设法联系其父母来接孩子。遇到有的孩子家居农村无法直接联系,他就自费买车票护送孩子回家。三年时间里,他先后义务将一百多名流浪儿童送到了父母身边。当孩子父母拿出现金或礼物表示酬谢时,他一一拒绝了。
      李勇和张含在火车站摆水果摊,起早贪黑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缠上”流浪儿童后,生意常被耽搁不说,还要管孩子吃住,自付往返路费。到2002年春,他将辛苦积攒的1万元家底用光了,还背上5000元的外债,他们的生活陷入窘境。
      2002年12月,李勇送江西上饶的流浪儿童张冲返家,中途接到妻子电话告知女儿得了急性腹泻,却无钱医治。李勇的心绷得紧紧的,三天后急匆匆赶回重庆时,六岁的女儿由于没有得到治疗,重度脱水、脸色惨白,连上厕所的力气都没了。一贯支持他的妻子对他大发脾气:“人家的孩子你倒是挺上心的,自个儿的女儿病成这样你却不管不问,有像你这样做父亲的吗?这个家,被你掏空了,没法过了……”女儿也用怨恨的目光看着李勇,他连连向妻女道歉,并掏出400元钱,送女儿去了医院。
      而这400元,是张冲的父母给的。为给女儿治病,李勇第一次收受流浪儿童父母的酬金。
      风波过后,李勇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问题:是否继续送流浪儿回家?如果坚持,很快就会把自己的家庭逼上绝境;放弃吧,有多少父母会在寻子的苦海中挣扎?他苦思着两全之策,一个想法突然在脑海闪现:“反正我现在卖水果是个挂名,不如把这个当作职业来做,把孩子送回家后收取感谢费。”妻子听了,用手指着他的心窝说:“不行,不行,做好事哪有收费的。你这样做,好事也变坏事了,人家不骂死你才怪!还是老老实实跟我做生意吧。”李勇说:“做好事又能挣钱,怎么不可以呢?”李勇把想法告诉几个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摇头说:“别人肯定要骂你是人贩子!”李勇却辩驳说:“假如我不把孩子送回去,孩子父母花费可能更大,再说,我现在自身难保,收了钱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流浪儿回家。”
      经过再三考虑,李勇把水果摊交给妻子一人打理,自己迈上了职业救助流浪儿的道路。

      忍受误解,“捡流浪儿”的生意风风火火

      2003年3月,李勇在长江路徐家坡一带,遇到蓬头垢面、遍体鳞伤的女孩倪阳。小倪阳刚满11岁,出生于贵州省余庆县农村。父母感情不和“战火”不断,她便成了出气筒。一年多前倪阳离家出走,在成都当了乞丐,由于时常讨不到钱,不断受到“帮主”的毒打,前几天混上火车来到重庆。她不停哭泣着说要回家。
      倪阳家住的是土坯房,一穷二白。李勇把她送到家后,才得知她的父母几天前又外出寻找女儿了,家里只剩瞎眼的奶奶。她用手抚摸着小倪阳,老泪从干瘪的眼眶里漫出,为感谢搭救孙女的“义士”,她扔下拐杖,跪在地上扑通扑通连磕几个响头:“家里穷,没有钱感谢你,只有这样才能感谢你的大恩大德。”李勇哪敢受此大礼,慌忙扶起老人再没勇气提报酬的事儿。
      贵州之行,李勇倒贴了四百余元,妻子因此又跟他吵了一场。半个月后,李勇护送武汉的流浪儿周强回家。周父见到从天而降的儿子喜极而泣,感谢连连。当李勇提出解决车费的事情时,周父脸色突变,还怀疑李勇绑架了孩子反过来敲诈,直到李勇拿出身份证和户口簿才作罢。
      两次失败之行,让李勇不得不改变策略:不管孩子家境如何,只要父母不主动表示感谢,他就绝口不提;父母主动给的,他就照单收下。
      2003年6月7日,李勇在菜园坝火车站转悠时,发现14岁的粟长春正在捡垃圾。原来5月初,粟长春在网上偶遇一名重庆女孩,两人“爱”得死去活来。他从四川跑到重庆寻找意中人,女孩却一直未露面。怕父母打骂,他不敢回家,只好在这里以捡垃圾为生。李勇将他接回家像朋友一样对待他,很快弄清了粟长春母亲的电话。粟长春的父母赶来接儿子,一高兴主动甩给李勇500元。
      紧接着,李勇又在桂花坡和四新路捡到分别来自河南许昌和江西新余两名13岁儿童并送回家。孩子的父母不但主动“报销”了他的车费,还分别给了他200元和400元酬谢金。
    [ 2 ] [ 3 ]   一个月下来,李勇挣到1000多元,他信心大增。为尽可能多地找到流浪儿童,无论阴雨晴雪、严寒酷暑,他每天6点钟起床开始满城转悠,仔细搜索各个角落,特别是汽车站、火车站等流浪儿进出城的第一道关口。
      期末考试前、开学后和春节前后都是孩子离家出走的高峰期,那些在考试前出走的孩子是讨厌或者害怕学习的孩子,开学后和春节前后出走的孩子一般手中有钱,有能力跑出来。在这几个高峰时段,李勇常常每天都会“捡”上好几个孩子。
      2003年8月,他听朋友说,珊瑚广场附近来了两个十七八岁的流浪儿。一连两天,他就在附近反复搜寻,两少年始终没有出现。第三天下午,天空突降瓢泼大雨,出门未带雨伞的李勇,顷刻被淋成落汤鸡,他仍然冒雨继续找寻。突然,两个浑身脏兮兮的少年出现在视野里,他凑上前刚问了一句:“啷个不回家呢?”两人望了他一眼扭头就跑。后来菜园坝派出所的一位民警说,十七八岁的流浪儿大多不愿意听人劝告,有的甚至走上偷盗、抢劫的犯罪道路,所以对人心怀疑惧。
      此后,李勇把寻找的目标锁定在6到15岁的孩子,这些流浪儿多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家出走,要在他们误入歧途前进行挽救。但是,流浪儿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况且主城六区范围宽广,他一个人孤身作战,一点点时差就可能与流浪儿擦肩而过。为此,他在扩大搜寻范围和时间的同时,发动亲朋好友留意线索。在妻子的建议下,他还特意制作了名片,向六城区的出租车司机、车站附近居民派发,并设计出大幅“寻人”广告,贴到市内公交车车身上。这样,满城人都成了他的流动救助点。
      广布眼线,让李勇的生意“火”了,差不多每隔两三天,他就能接到线索。2004年10月,一位出租车司机通知他:“我到丰都县出车时,发现了两个流浪儿,顺便给你带回来了。”
      李勇火速去接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姓郭,一个姓刘,是同班同学,两人从安徽老家出来闯世界已经四个月有余,现在靠捡塑料瓶为生,吃尽苦头却没挣够回家的路费。由于家里未装电话,李勇问清两人的住址后立即把他们送回家,其中一家解决了他的车票,另一家送给他500块钱和一条烟。李勇回家后买回一斤白酒,和妻子乐滋滋地对酌起来。
      但是,救助流浪儿,也有棘手的时候。孩子离家出走,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当;有的是因父母离婚而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也有的是因学习负担过重孩子厌学,还有的则由于被人拐骗后又被丢弃等等。而离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有较强的自闭或戒备心理,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取得他们的信任,放松戒备,才能与他们进一步交谈。流浪儿在外多是饥肠辘辘、衣不遮体,因此,李勇每次出门都背着一个行囊,里面装上水果、零食甚至孩子的衣服。多数孩子饱受流浪困苦,突遇好心人救助,很快就把他当作亲人或值得信任的朋友。但例外情况也时常发生,一天晚上,在临江路光大银行门前,李勇看见一个12岁男孩睡在冰冷的地板上。他上前询问,男孩子一骨碌爬起来就走。李勇赶紧抓住他,男孩竟大喊“救命”。附近两名警察赶来,幸好其中一位认识李勇才消除了误解。小家伙对警察非常信任,警察劝了没几句,他就同意住到李勇那里。
      事后,李勇带着户口簿、身份证和几十面流浪儿家长赠送的锦旗,找到当地派出所,要求将自己的名片散发到值勤民警手中,同时记下所有民警的联系电话,必要时寻求他们的帮助。公安机关满足了他的要求。此后,遇到久攻不下的流浪儿,李勇就“电”来附近民警帮忙做工作,结果屡试不爽。
      2005年6月,李勇在黄花园大桥下,发现两个无精打采的流浪儿。从谈话中李勇得知,两个孩子因为被同学欺负而逃学到璧山,又遇到坏人抢劫,走投无路之下才从璧山步行到重庆,希望能打些零工养活自己。但两个孩子坚决不愿意被送回家,称曾在石桥铺帮人贴过十来天“牛皮癣”,挣到几百块钱,所以干活不是问题。
      由于担心两人继续流浪下去会有危险,想到利用孩子想找工作的心思,“套”出他们家人的信息,于是他谎称自己是公司老板,需要人手,但必须知道自己员工的基本情况,两个孩子果然“中招”,主动“交代”了家里的电话号码。
      一般情况下,李勇收留流浪儿后,家里安有电话的,就慢慢“套”出来,没有安装电话的就麻烦多了,他要从拨打当地的114开始,逐级查询,直到查到当地派出所的电话为止。很多时候,为了找到孩子的家人,可能要打几十个电话,而且全是长途,光电话费就是好几十块钱。

      褒贬不一:
      他是不是“人贩子”?

      李勇送流浪儿回家,经常会遭到家长误解。2005年12月,李勇把河北保定一个15岁的孩子送到约定地点,来接孩子的除了父母,还多了两名警察。他们不由分说地将李勇铐了起来。李勇大声辩解也无济于事,孩子的父亲坚称他拐骗了孩子。一旁的孩子抱着李勇的腿,说什么也不让往派出所里带:“爸爸,李叔叔没骗你,是我不喜欢学习逃出来的,在重庆他对我非常好,管我吃住,在车上天气冷,他还把大衣脱下来盖在我身上……”众人惊呆了,民警最后通过核实知道他是个好心人才放了他。
      经历了这次手铐之苦,让李勇学精了,再送流浪儿回家前,他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明材料、电话号码,通过传真发给对方,打消他们的疑虑。他还把本地各派出所的电话,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和先前送孩子回家时积累的照片制成卡片、画册,见面时拿给对方看。
      李勇捡流浪儿的事,在重庆乃至国内迅速传开,许多奔波在寻子路上的父母打电话向他求助,他将这些信息专门建立成寻子档案。有些流浪儿记不清住址和父母姓名,他就逐一打电话询问,实在没有结果的,他先收留孩子,同时向派出所和救助站求助。
      这时,李勇在重庆的名气越来越大。从2006年2月开始,被救助的流浪儿父母送给他的感谢费,平均每次都在1000元左右。最多的,一次还收了2500元酬金。
      2006年9月8日,一位来自贵州的家长,挑了满满的一担大米跋山涉水来到李勇家,只说了一句“孩子考上大学了,谢谢恩人”,放下担子就走。李勇当时感动得想哭,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有了回报。他将几年来流浪儿家长赠送的近百面锦旗拿出来,一溜儿挂在墙壁上,算是自我鼓励。后来,深圳一位受救儿童的父母,还将他的妻子张含接到深圳打工,月薪3000元。
      到2007年3月中旬,他救助的流浪儿已近500人。李勇和他的职业经媒体宣传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重庆市一位刘女士打电话质问李勇:“为什么不把流浪儿直接交送救助机关或者福利站?你收取流浪儿家长给的报酬,出发点是不是为了牟取利润?”一位流浪儿家长打来电话,批评李勇做好事可嘉,但赚钱是不应该的,亵渎了善心,跟人贩子没什么两样。李勇一位司机朋友却不断给他打气:“把孩子平安送回家,这是好事。如果你做义工,你有能力和经济基础送500个迷途的流浪儿回家吗?难道非要你一边做好事,一边靠捡破烂维持生活?”妻子也不停劝他:“你为别人做了好事,人家送报酬,是一种感激,更是对你行为的认定。这是一种共生现象,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会默默支持你从事这种造福社会的好职业。”一位在校大学生写信鼓励李勇说:“李叔叔,你送回500个孩子,至少为500个家庭,上千位家长或亲人解除了痛苦和忧伤。再说,如果一个孩子变坏,国家就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帮助他走入正道,且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宁的因素。所以,你‘捡’孩子的事迹让我佩服不已。”
      以前,李勇义务救助流浪儿,当地许多市民把他当作大善人。得知李勇以此为职业并收取费用后,不少人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悄悄骂他打着做善事的幌子骗取昧心钱。2006年7月,他在火车站捡回广西一个15岁的男孩,这个男孩是跟单身母亲吵架后出走的。李勇同他相处两天后,男孩突然改变主意不想回家了。李勇好言劝说,男孩生气地站起身冲出门外,李勇追上去拉住他,争执中引来很多看热闹的邻居,他们议论纷纷:“李勇想钱想疯了,见到孩子就抓住不放……”
    [ 1 ] [ 3 ]   “这个孩子肯定是他拐来的,为了挣钱,这样的昧心事他也敢做……”有人还从身旁的小摊上抓起水果向李勇扔来。当天晚上,李勇继续在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突然听到房顶有异响,他跑上去一看,上面不知是谁扔了许多砖头和石块。第二天晚上,家里的电线不知被谁扯断了……
      正在这时候,李勇租住的房子面临拆迁,他将刚添置的家具搬出来,转身的工夫,就被人用刀划得面目全非。在渝铁村附近的珊瑚湾,他好不容易找到两间房子,住进去不到半个月,房东见他不务正业,整天带着孩子进进出出,怀疑他是人贩子把他赶了出来。没办法,他只好在菜园坝一间别人遗弃的破屋里安下身。
      针对“李勇现象”,记者采访了法律专家、重庆国彦律师事务所主任文毅,他认为,李勇的行为并不违法。因为他主观上没有犯罪的动机和企图,而且使“失散儿童与家人团聚”的行为对社会有益。李勇帮助五百多个流浪儿找到了父母,为五百多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值得称道;他做好事收取报酬,还以此为职业,对此我们应该包容。而且他在获取报酬时,并没有强迫对方给予,而是对方自愿的,其行为并不犯法。
      菜园坝火车站派出所教导员李晋川认为,该所至今没有接到有关李勇违法的投诉和举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讲,李勇的行为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他使火车站的流浪儿减少了,社会形象得到了改善,这是一种民间救助的慈善行为。
      当地政府救助站负责人表示:能否以私人的名义对流浪儿童实施救助,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他们救助站经费和人员编制非常有限,还没有能力像李勇一样在车站、码头设立救助点,还没有能力帮助更多的流浪儿童回家。

      记者感言:
      时下,随着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深入实施,大量的流浪乞讨人员得以被救助和安置。但也不可否认,仍有许许多多的流浪乞讨者特别是流浪儿在城市街巷间游走。他们本应在同一蓝天下,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成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成了流浪儿。目前,限于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原因,各地有关部门还不可能对所有的流浪者进行及时救助,在此情势下,李勇的出现应当说是对当前政府救助工作的有力补充和辅助。
      同时,面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这一新职业、新行当,有关部门也应积极介入,把李勇捡孩子的个体行为纳入政府及社会的整体监督管理当中。这样做,既是对那些孩子负责,也是对李勇本人的高度负责。同时,也期待着更多的李勇们能够不负众望,更好地担当起社会道义,为更多的流浪儿找到家。
      编辑 / 先宏明 xhmtt@163.com
    [ 1 ] [ 2 ]

    推荐访问:人贩子 亵渎 爱心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