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意广告 > 正文

    高师声乐课“时代性”教学研究 声乐时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2 04:42:40 点击:

      [摘要]高师声乐课是高师音乐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中小学合格的音乐教师,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改变,高师声乐课的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落后于时代的弊端。文章分析高师声乐课教学的现状,从内涵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培养符合“时代性”需求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师 声乐课 时代性 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罗娟(1978—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广西 玉林 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48—02
      声乐课是一门重要的音乐技能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看,高师声乐课教学还是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没有打造时代特色,忽略了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给毕业生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面对已经实施的课程改革,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音乐学专业应该跟上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与音乐教育改革接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
      一、高师声乐课教学的现状
      1.琴房歌手,实践经验不足。学校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个舞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从接触声乐课程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琴房上课,教师过多侧重于技巧训练,学生为了提高声乐技巧,只会不断往琴房跑,练习时只强调如何更好地获得高位置,而忽略了整体状态的要求。很多学生在琴房练习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而一旦上了舞台,手不知道怎么放,脸部肌肉不自然,全身紧张,感觉声音不受自己控制,找不到在琴房唱时的感觉。
      2.盲目演唱大曲目。高师学生入学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学习过声乐,出现了学生演唱水平不统一的现象。学习时间长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演唱了不少的声乐作品,进了大学后很想演唱难度大的作品,对教师布置的小作品不花心思练习,更不会花时间琢磨歌曲的内涵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个别教师喜欢给学生布置大曲目,认为这是挑战学生极限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大二第二学期考核声乐主修时更加明显,由于能主修的名额有限,教师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生考上主修就会给学生布置难度大的声乐作品,如《玛依拉变奏曲》等,学生演唱起来,张嘴就觉得很滑稽,对歌曲的风格把握不对,最后只能以失败收场。
      3.会唱而不会教的现象。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会唱不会教的现象,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唱得很好,可一到了工作岗位就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这在高师学生到中小学实习期间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教唱歌曲时,有些学生真假声结合不好,有些学生唱变调,还有些学生连中小学音乐课本的歌曲高音都唱不上去,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台下的学生就会哄然大笑,使得台上的教师特别尴尬。
      二、高师声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学生上舞台机会少。没有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声乐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能训练和声乐舞台实践三部分,涉及声学、生理解剖学、音响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表演学等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师范院校开设了音乐专业,使全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但很多学校的领导都不是音乐专业的,对音乐专业的了解不够,更不能理解舞台实践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音乐专业的学生举办音乐会时一般很少有领导观看,有些学校学生举办音乐会申请场地时学校还会列出条条框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不但校内实践机会少,校外一些公益活动也不允许学生参加,学生的演出机会少之又少,好不容易上一次台演出,多是以发挥失常而告终。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近年来,有些学校对高师声乐课教学进行了改革,但还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照搬音乐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中仍然存在“重技能轻理论,重唱不重教”的现象,课程设置没有突出“时代性”。声乐课程除了安排有歌唱技巧训练课外,很少有学校会专门安排声乐基础理论课、声乐教学法课、歌唱心理学等。教学形式一般采取小组课,到大三考主修时考上的学生变成一对一进行上课,这样一来不管是几个人一组的小组课,还是一人一节的个别课,都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以上4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声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间长、内容多、概念抽象,是不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想要在一节课内完成4门课程的教学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是教材的使用不恰当。很多高师音乐专业还是使用传统教材,每一届的学生从入学就只订购一本或一套声乐教材,从大一用到大四,教材里的歌曲本来就不多,可供学生选择的歌曲更少,对于新课程往往只部分使用,不能涵盖全面的教学内容,如果从中选择配套的教材势必要综合运用很多本书的内容,这样既不方便教师“教”,也不方便学生“学”,同时还给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二是高师声乐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没有时代性。很多院校声乐课教学方式主观意识强,教师占主导地位,很少会在课堂或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有些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只是盲目学习,在教学中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三是教学曲目的选择没有针对性。曲目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演唱者演唱时水平的发挥。当代的作品总是受院校师生以及专业歌唱演员和声乐爱好者的欢迎,因为作品对声乐技巧的磨炼、艺术素质的提高以及音乐感觉的培养等有借鉴价值。但有些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或比赛时拿高分,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大的曲目,使学生很难驾驭,再加上心里紧张,往往会出现考不好或发挥失常的现象。
      3.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以往高师音乐专业的考生,大多是本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报考的,专业素质相对好些。如今招生规模扩大,考生进校概率大大增加,一部分文化课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专业突击就能考上高师音乐专业,因此有一大批专业差、文化水平差的学生进入了音乐专业学习,这部分学生自身条件不好,学习音乐课程很困难。音乐是一门特殊的专业,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如果学生本来对音乐专业就不是很喜欢,而是出于无奈才选择这门专业,再加上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接受能力和悟性都较差,很难完成学业,更不要说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了。   三、高师声乐课教学要体现“时代性”
      1.学校要重视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舞台。近年来,由于中小学教学培养人才目标的变化,中小学音乐课程也随之变化,对音乐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师培养的学生要想胜任新时代中小学音乐课的要求,首先,高师学校领导要重视对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并给予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在校园内经常举办音乐会,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校园歌手大赛,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实践活动。再次,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有意义的演出活动,不断体会舞台感觉,并对每一次出色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有其特殊性,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艺术实践的实际效果,两者相辅相成。艺术实践可以补充声乐理论与技巧,声乐技能以及理论知识通过艺术实践可以达到感性与理论的统一。
      2.“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师声乐教学顺应时代性要求,应该在声乐课形式上做调整,“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如在大一、大二阶段采用小组课形式,4个人一组,每周一节,同时加进声乐基础理论课,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对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有正确的了解,了解基本的发声原理,为声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三开始考上声乐主修的学生变成“一对一”的上课形式,每周每人一节个别课,每4人一节小组课,个别课专门训练声音的技巧和歌唱的表现,小组课讲授童声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生毕业后要面对中小学生,学生嗓音变化非常大,包括变声期这一特殊的生理变异时期,怎样训练和保护嗓音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研究课题。 大四开始加进声乐教学法课,很少有学校在高师音乐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导致学生只会唱歌不会教。高师声乐教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声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声乐表演能力,更要具有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高师声乐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既能够上“舞台”,又能够上“讲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3.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声乐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不一样,唱起歌来的音色跟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音色以及声音的特点进行技巧训练,并注意曲目的选择,一首歌好听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唱,考试时有些学生唱得曲目难度不大,但拿分却很高,主要是因为歌曲适合。反之,如果布置难度太大的歌曲,学生演唱时会特别紧张,不是担心到了高音唱不上去,就是担心唱破音,无法带着情感把歌唱好。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青歌赛,很多选手都会带着作曲家量身定做的歌曲参加比赛,最终都能获得很好的成绩,而有些选手由于在选歌上没有做好,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因此,为使高师声乐课更具有“时代性”,因材施教是重要的环节。
      4.培养具有“时代性”的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为培养出色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首先在招生考试时要严格把好关,考评教师对招生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水平,除了要求学生声音条件好外,还要综合衡量各门专业,招进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对进入大学学习声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学生学习声乐的接受能力、作品理解能力、表现能力、驾驭能力的发挥。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学习习惯以及接受能力都较强,进大学后能很快理解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水平会不断提高,能成为优秀的具有时代性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其次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觉思考、互相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互相多学习、多讨论,取长补短。多鼓励学生看音乐会,听其他声乐教师的课,多看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的教学视频,从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最后要重视学生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遇到很多料想不到的事情,如为什么自己能唱好的歌曲教不好,需要帮助实习单位排练小组唱、大合唱等活动,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返校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教学实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这些实践活动将促进学生声乐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经验。
      随着新教学大纲的颁布,教育部对音乐教育特别是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出了高师声乐课教学培养目标和普通音乐院校培养的区别。为培养更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强化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高师声乐教学要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模式,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输送更多更好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淑芳.歌唱艺术与训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5]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文艺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时代性 声乐 教学研究 高师